近日,我国的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推出了首个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这一举措标志着钠离子电池技术正式迈入了商用车的应用领域。该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差异化需求,精心研发了“海星K150”、“海星K210”、“海星K280”以及“海星K350”四款不同型号的产品,旨在为各类商用车提供高效、可靠的能源支持。这些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商用车电池市场的选择,也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强调,钠离子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方案标志着钠电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突破。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支撑,将与其它动力电池技术携手,共同助力实现“电动化中国”和“碳中和未来”的宏伟愿景。
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透露,该方案所采用的电芯能量密度实现了重大突破,达到了165Wh/kg的级别。这一创新使得电池在20至25分钟内即可完成100%的快速充电。即便是在快充模式下,电池的循环寿命也能稳定在8000次以上。此外,电池剩余电量的测算精度极高,能够精准到2%以内。结合电池在零下40℃至45℃宽温域内稳定放电的性能优势,该方案有效降低了电池的能量损耗,大幅提升了电量的利用率。这一切都将为商用车提供全天候的可靠保障。
据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提出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即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占比要达到既定比例。规划中特别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旨在推动充换电网络的建设,并鼓励跨界协同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加快高污染车辆的淘汰,政府将老旧柴油货车的报废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标准,单车最高补贴额度提升至14万元。这一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重卡市场的需求增长,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