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 > 新闻详情

西湖醋鱼从“饿养三日”到“预制浇汁”,传统烹饪技艺面临断代危机

发布时间:2025-05-14 08:41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近年来,网络上关于杭州“美食荒漠”的段子可谓是层出不穷,其中被各地游客广泛吐槽的西湖醋鱼更是首当其冲。网友们纷纷调侃道:“西湖是西湖,醋是醋,鱼是鱼,三者却难成佳肴。”许多游客来到杭州,都是怀揣着对西湖醋鱼的极大期待,然而品尝过后,他们的表情却如同法海告知许仙真相时那般——施主,我劝你死心吧!这种落差让人不禁感叹,美食的魅力有时候也难以抵挡现实的残酷。

在感慨于盘中那条“白白付出了生命”的鱼之后,众人不禁心生疑问:为何西湖醋鱼即便存在“踩雷”的风险,却依然享誉全国,成为西湖文化的代表名片?追溯至1956年的杭州名菜评选,西湖醋鱼甚至一度荣登榜首。这究竟是因为现在的鱼品质出现问题,还是这道菜本身就难以满足人们的味蕾期待呢?

“西湖醋鱼”这个名字在清代方才出现,据说前身为“宋嫂鱼羹”。关于它的来历,有着不同的说法。在历代文人的笔记中,这道菜可以追溯到南宋初年。《武林旧事》记载,“宋室南渡”之后,成为“太上皇”的宋高宗赵构有一次在西湖游览,遇到一位卖鱼羹为生的宋五嫂,自称本是东京人氏,随驾到此。宋高宗品尝了她的鱼羹后,“念其年老,赐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绢十匹”。宋五嫂鱼羹从此名声大噪,“尝经御赏,人所共趋,遂成富媪”。从这则故事看出,宋五嫂很可能是将东京汴梁的烹鱼方法带到了杭州,因为得到了太上皇赵构的赏赐,在杭州风靡一时,人人慕名而来。但鱼羹口味如何,就见仁见智了。

在今天的古城开封,仍然能吃到著名的功夫菜“鲤鱼焙面”,原本叫“糖醋软熘鱼”,位列豫菜十大名菜之首。据说,它和西湖醋鱼本是同根生,但分道扬镳八百多年,做法已经大相径庭。鲤鱼焙面的主料是黄河大鲤鱼,在鱼身上打上方向不同的花刀,全鱼油炸后便能实现头尾扬起的视觉效果。炸后的鲤鱼加入糖醋料汁熘烧,出锅后盖上一层细如发丝的炸龙须面,寓意“黄袍加身”。过去讲究先吃“龙肉”(鲤鱼),再吃“龙须”(龙须面),现在一般是鱼和面一起吃。裹着浓稠汤汁的鱼肉色泽金红,酸甜鲜嫩,龙须面金黄酥松,入口即化。各地去开封的游客里,倒是很少有吐槽这道菜的。

杭州民间传说里,“西湖醋鱼”另有来历,本名“叔嫂鱼羹”或“叔嫂藏珍”,和汴梁就没有关系了。相传南宋时,西湖边有宋姓兄弟以打鱼为生。当地恶霸见嫂嫂美貌,心生歹意,将哥哥害死。叔嫂二人分头逃亡避难,临别前嫂嫂给小叔子烧了一碗糖醋鱼羹,让他不要忘记家破人亡的辛酸。后来小叔考中功名,惩治恶霸,为兄报仇。他在一家小店吃饭时,偶然尝到熟悉的鱼羹味道,叫来厨娘一见,竟是失散多年的嫂嫂,亲人终于团圆,这道菜也成为杭州名菜。

尽管西湖醋鱼的前身算是“草根平民菜”,看上去做法也不复杂,但时至今日,杭州百姓的家常菜里几乎不见此菜。背靠千岛湖、坐拥富春江和钱塘江的杭州人当然爱吃鱼,但吃得比较多的是鱼圆、清蒸鱼、红烧鱼等。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烹饪西湖醋鱼稍有失手便会“翻车”,即使是专业厨师,也未必成功。

以食材来说,西湖醋鱼选用的是草鱼,这种鱼的特点是有着比较浓的土腥气,所以在烹制之前,需要先将鱼装在竹篓里,连鱼带篓放入湖水中,“饿养”数日,使鱼排空肠胃、吐尽泥土,才能让鱼肉结实,减少泥土味。民国杭州闺秀高诵芬在所著《山居杂忆》中回忆:“以前,在楼外楼饭店外的西湖边就用竹篱拦出一个小鱼塘,专养草鱼。客人点了西湖醋鱼之后,堂倌从鱼塘中捞起一条来,湿淋淋地提到饭桌旁来给客人看过。客人点头满意之后,马上把鱼提进厨房下锅。”但现在,能够具备“饿养”条件的饭店并不多,往往省略了这一环节,从附近的龙游县鱼塘运来后直接宰杀,草鱼的腥味甚至压过了醋味。有的饭馆干脆把它换成了鲈鱼、笋壳鱼。

要将草鱼这种较为廉价的食材做成名菜,刀工、火候、调味自然都得精益求精。食客不难发现,端上桌的西湖醋鱼显得很扁,它代表着“七刀半”的传统刀工。刀切的部位合适,才能让鱼肉和鱼皮做熟后均匀收缩,充分入味,胸鳍还能呈现翘起来的视觉效果。

如今,为了迎合顾客对上菜速度的期待,部分饭店在处理生鱼时显得过于草率,仅仅进行简单的加工,随后便批量蒸熟,再淋上调味汁,甚至不惜浇上一勺热油以增添其光泽。虽然从外观上看,这些菜肴与正宗的西湖醋鱼相差无几,但实际口感却难以恭维。这种可能被游客戏称为“黑暗料理”的西湖醋鱼,其问题很可能在于食材处理不够精细、烹饪不够用心,形成了一种所谓的“预制鱼”。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传播,给食物“贴标签”和“玩梗”的现象愈发普遍,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西湖醋鱼的负面形象。为此,杭州的一些餐厅开始寻求创新,努力在鱼的选材和调味方法上进行改良,以期恢复这道传统名菜的原汁原味。

实际上,品尝西湖醋鱼的口感,并非探访杭州的当务之急。此地拥有秋天的桂花香、盛夏的十里荷塘;还有波光粼粼的西湖、壮阔的钱塘江;以及千年的古迹、深厚的历史积淀……将目光从这道鱼肴上转移,或许更能深刻领悟“最忆是杭州”的真谛。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5-14 08:41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