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良渚文化大走廊第二阶段“十大重点项目”已正式公布,这10个核心项目总计投资估算约为68.9亿元人民币,项目范围包括文物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以及民众福祉等多个方面。
2023年12月,首届“良渚论坛”落幕不久,余杭区随即启动了首个“十大工程”计划,依托“保护优先”的原则,通过项目建设的推进来促进区域的发展。
经过一年多建设,让老百姓真切地看到家门口的大走廊在发生变化。比如,良渚5000+艺创综合体在2024年开园,是一座以文化创意和艺术展览为主题的新型园区;径山茶文化公园样板段“梦山径”亮相,禅茶文化体验有了新去处;良渚文明探索步道首期良渚博物院至十里渠段已建成,成为骑行、徒步爱好者的又一个网红打卡点……
二期“十大工程”致力于推动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其中,良渚文化大走廊的“文化+”产业带培育工程尤为突出,该工程以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产业圈为核心,围绕良渚玉湖、梦栖小镇以及良渚老集镇这四大板块,作为先行区块,旨在推动各区块之间的错位发展和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从而打造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产业带。 另一方面,安溪古镇产业提升工程(简称“安溪遗梦”)也在积极推进中。该工程通过改造现有的房屋和公共空间,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精品民宿、特色餐饮店、消费街区,并规划了夜游路线,不仅提升了古镇的居住和旅游体验,也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二期“十大工程”的规划中,众多民生项目备受关注。例如,良渚遗址保护区农户外迁安居工程(一期)将采用集中迁建、自主迁建等多种多元化方式,逐步引导良渚遗址保护区内的农户实现外迁安居。此举旨在满足农户合理的建房需求,并推动遗址保护与民生共富共赢的局面;另外,大运河(余杭段)沿线综合保护工程(二期)将致力于对13.5公里的大运河沿线进行驳岸修复、游步道建设、绿化提升以及风貌整治等工作,全面提升沿线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