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年上海市“社会大美育课堂”项目正式拉开帷幕。该项目作为近年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全力推进的“社会大美育计划”的核心实施项目,承载着重要的使命。这个公共艺术教育平台致力于整合协调本市众多专业艺术机构,包括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馆以及文艺院团等,推动这些场馆“打破围墙”,向公众免费或以公益形式开放,提供丰富的公共艺术资源。自平台成立至今已两年,全市共有113家“社会大美育课堂”开展活动,累计举办了2.6万场公益性质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吸引了200多家专业文化艺术机构、文化艺术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
“‘社会大美育课堂’不仅对上海市民开放,也欢迎外籍朋友加入其中,享受学习和体验的机会。例如,之前的‘笔墨宫坊书法第一课’和‘国际化社区双语艺术工作坊’就吸引了众多外籍人士的兴趣。上海博物馆还准备了八种语言的导览资料。”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晓敏表示,“社会大美育计划”发挥上海文博、美术、演艺资源集聚的优势,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让高品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成为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美育成为上海城市文明的底色。
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公布,本年度共有143家“社会大美育课堂”入选,涵盖八大类别,分别是:博物馆27家、纪念馆9家、美术馆30家、剧场17家、艺术院团10家、图书馆13家、非遗场馆23家以及其他文艺类机构14家。这些场馆和机构计划在年内至少举办30场免费或公益性质的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活动。 今年的“社会大美育课堂”致力于打造“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龄可享”的美育新模式,旨在进一步推动美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将城市美育服务与沪上企业和人才发展相结合,以期成为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着力点和显著成效。这一举措将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美育资源,助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