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2025年上海国际花展圆满结束,此次展览在2个主会场和5个分会场共计吸引了983.27万名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迈入第19个年头的上海国际花展刷新了多项纪录,其展示面积高达390公顷,成为历届花展中面积最大的。此外,首次尝试的全城办展模式备受瞩目,而花展与文化旅游、商业体的跨界融合程度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些记录并不能涵盖这场全民花卉盛事的全部内容,它们更深层的价值在于,经过24天的展览期,为上海带来了深刻的理念熏陶和长远的益处。
“花展将新天地装点得更漂亮了。这里是上海最有活力、最国际化的地方之一。如果有商务伙伴来,我会带他们沿着太平湖走走,看看花展。”
普华永道中国日本业务市场主管合伙人高桥忠利见多识广,仍不禁发出赞叹。他不知道的是,其实他成了数百万名网友的代言人。
今年上海国际花展相关话题在小红书上的浏览量超过800万次,近10万篇笔记分享了上海国际花展见闻,均比去年同期多出了4倍。
浏览这些笔记与评价,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花展备受关注的核心要素包括:国际化风格、时尚气息、充满活力、更易于接近等。这些特质正是上海国际花展近年来不断追求和实现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
过去,众多花展尽管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成本,但在活动结束后却往往迅速归于沉寂。对此,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朱心军指出,城市中并非缺少花朵,而是缺乏能够让人们便捷、持续欣赏和交流园艺的渠道或平台。因此,上海的花展需要转变举办思路,不再局限于公园绿地的狭小空间,而是积极走进公共空间,深入市民的生活圈,将园中花展打造成一场全城共享的“花卉嘉年华”,让市民能够更加亲近自然,感受园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