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 > 新闻详情

上海国际花展的"后展效应":从短期盛事到长效生态价值的转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5-05-28 08:03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每届上海国际花展结束后,总会有一些在展会上备受瞩目的优良植物品种被选中,这些花卉的盛开遍布全城,为城市带来回报。

通过花展这一平台,越来越多的国内自主研发花卉品种开始受到关注。自2020年以来,上海国际花展共展示了超过3000种新优植物品种,其中本土自主研发的品种比例已从2017年的不到5%增长至2025年的22%,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品种的推广和应用进程。

近年来,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上海高架月季,多数源自往届花展的明星品种,诸如“仙境”、“红帽子”、“安吉拉”、“绯扇”等。这些品种不仅耐得住长达30天的35℃高温挑战,还对黑斑病展现出强大的抵抗力。此外,它们一年中可多次绽放花朵,花期持久,观赏价值极高,实为园艺爱好者的心头好。

花展期间举行的长三角花卉新优品种推介会座无虚席,110个新优植物品种卖力“吆喝”。针对“桑拿天”等极端气候,先正达花卉公司开发了百日草“热气球”,不仅抗病性强,还能耐受42℃的高温和曝晒,适宜营造花海景观。销售经理施科豪坦言,为各地定制适合当地生境的花卉已成为行业共识,上海提供了十分开放的平台,鼓励企业在正式推广上市前把新优花卉品种拿到大街小巷和公园绿地里试点,这对企业和城市是双赢。

今年花展亮相的一些新优植物早已“迫不及待”。其中,上海植物园自主培育的杜鹃花新品种“胭脂”,颜色比普通的紫红色毛鹃更鲜艳,花量更大,花期开始更早、延续更久;鸢尾“甜蜜”系列突破传统鸢尾生态局限,兼具耐40℃高温与-30℃严寒的双重抗性,在盛夏能形成绚烂的低维护景观。

截至目前,前者已被浦东三林地区的公园绿地相中,开展约1万平方米的示范性栽培,并在全市7个碱性土壤点位推广,后者则在徐汇、长宁、虹口等区的公园绿地小面积试种。

今年的上海国际花展也顺应潮流:2016年起设立的“主题花”取消,用“百花齐放”取代“一枝独秀”,更多“续航”时间久、抗病性和耐受性优异的乡土植物登上舞台。

花展盛况已落幕,但芬芳依旧萦绕心间。黄浦区主会场宣布,本次花展中22座花园的部分植物与精美构件将在原址得以保留,同时,另有部分构件将在思南公馆、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多个街道的口袋公园和社区植物园中得到再利用。据预计,整体回收利用率将达到惊人的80%。在此次花展中,上海植物园展出的20多个新颖优质的鼠尾草品种,在花展结束后被移栽至北区的地中海花园,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此外,园内以城市鸣虫为主题的“虫鸣归旧里”花园和以鸟类自然教育为主题的“啾啾好食光”花园也将在展后继续绽放,为游客们带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经过半年的公开测试,上海的碳普惠平台近期正式推出了“助力上海国际花展碳中和”特别活动。该活动鼓励市民通过捐赠乘用地面公交、轨道交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等方式产生的碳减排量,用以抵消黄浦区主会场在办展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从而实现上海国际花展的碳中和目标。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市民参与碳减排的途径,也为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5-28 08:03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