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 > 新闻详情

静安区区块链企业达到165家,一年内企业数量增长幅度超300%

发布时间:2025-06-05 11:52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截至目前,静安区已拥有区块链企业165家,其企业数量在一年内实现了超过300%的显著增长,其中“链主”企业数量已达到27家。这些区块链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超过70亿元,预计到2024年,其总营收将突破210亿元,税收贡献也将超过2.4亿元。此外,静安区还培育了1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小巨人”企业和1家独角兽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4月,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正式迎来“数通链谷”的挂牌仪式。自那时起,以“数通链谷”为核心区域的区块链产业在静安区迅速崛起。静安区数据局局长谢志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静安区高度重视并紧紧把握住了“生态”这一关键词。在“数通链谷”成立之初,静安区便迅速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首要任务便是梳理园区内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特点,并绘制出一幅涵盖“服务、资源、技术、应用”四个维度的区块链产业生态图谱。通过这四个维度,静安区致力于培育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土壤”,以推动区块链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比如,很多区块链企业都面临缺乏资源的问题。“我们一直有个‘卡’点,建设底层的区块链,‘链’上的数据企业去哪里找?”时链科技创始人、CEO闫磊说。工作专班帮助他们对接了“浦江数链”,协作开发了“区块链能碳数链”。“浦江数链就在我们楼下,每周我们都会和他们开例会,建‘链’中遇到的难题,得以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区块链技术要真正走进生产生活,离不开在现实场景中发挥多重价值。静安打造了全国首个以区块链为主题的“场景集市”。通过线上线下招募有区块链需求的企业,到“数通链谷”与区块链企业面对面沟通,让供需双方建立起联系。一年多时间,“场景集市”举办了6场,帮助很多区块链企业找到了客户。

据悉,静安已建立了航运贸易、金融保险、农产品溯源、司法公证、单证查重、碳足迹存证等30多个领域,开发上线了152个应用场景,服务辐射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区块链产业的应用规模排名全市第一。

接下来,静安区将致力于加强“数通链谷”生态系统的构建,目前,专门的工作小组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产业空间的拓展计划。展望未来,静安区将把现有的“数通链谷”区域(即康宁路288弄)作为发展的先导区,并按照扩展区、辐射区、协同区的顺序逐步向外围地区拓展。其中,扩展区和辐射区合计将提供约27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静安区将全面打造协同区,将区块链技术与其他特色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以此推动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近期,静安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了首个区块链数字底座及服务平台——“静数空间”的全面建设。这一平台标志着我国在创新型公共数据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突破。“在‘静数空间’这一平台上,区块链技术将构筑起强大的数据服务支撑,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一个集大数据开发与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景。这不仅极大地简化了创新企业获取和使用大数据的流程,更将有效降低其在大数据应用上的成本负担。”谢志彬如此介绍道。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6-05 11:52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