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近期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旅游市场的统计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到了17.94亿,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3.75亿,同比增长率达到了26.4%。与此同时,国内居民在旅游方面的总花费达到了1.80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2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8.6%。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旅游方面的消费都实现了显著增长。 在“五一”假期期间,农村居民的出游率达到了10.7%,出游人次为4971.16万,占到了假日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5.8%。这一数据充分表明,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消费增长潜力巨大的领域之一。旅游消费正从中心城镇向农村市场逐渐扩散,呈现出梯度发展的趋势。
“广大农村居民不再仅仅是乡村旅游的接待者,也是旅游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市场变得更厚实了。”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旅游业“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效应日益彰显,尤其是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推进,“旅游+”已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文旅业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五部门共同印发了《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我国智慧旅游经济规模将实现进一步扩大,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智慧旅游管理水平将显著提升,智慧旅游营销成效将更加显著,智慧旅游优质产品供给将更加丰富,智慧旅游服务和体验将更加便利舒适,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
“人工智能将重塑文旅产业格局”这一观点,已逐渐成为旅游业界的普遍共识。以陕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为例,这里的AI虚拟人“唐小宝”能够与游客进行社交互动,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寻境敦煌”数字展厅,游客通过佩戴VR眼镜,可以沉浸式、零距离地观赏壁画,仿佛穿越时空;此外,飞猪平台推出的AI产品“问一问”,能够为用户智能生成包含图片、商品卡片和景点链接的个性化旅行方案。旅游行业正成为展示人工智能应用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AI的助力下,正逐步塑造出一个全新的发展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