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提及校园足球,雨花台区无疑是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过去十年间,该区校园男足项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荣获全国亚军一次、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季军一次,并在省级比赛中摘得冠军九次、亚军一次。这两所学校——雨花台初级中学(以下简称“雨初中”)和雨花台中学,是当地足球实力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雨初中正是于2023年由雨花台中学的初中部独立而成,两校的足球传统一脉相承,共同铸就了雨花台区在校园足球领域的辉煌。
踏过一条繁忙的马路,雨中的初中足球队伙伴们迅速抵达了对面的高中绿茵场。他们中有人好奇地问道:“那是李加俊吗?”“应该是吧!”几名队员兴奋地认出了这位来自“苏超”南京的球星。此刻,李加俊正与高中校队队员们一同进行着激烈的“抢圈”训练。足球在众多球员之间快速传递,圈内的队员拼尽全力追逐着球,经过几轮激战,大家早已汗流浃背。李加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陪伴学弟们一起训练不仅有助于他们提升技艺,同时也对自己的状态保持有着积极的影响。
“毕业的队员们都乐于回来帮助教练组,这已经成了一种默契。”雨花台中学足球项目负责人吴伟说,李加俊在校队时无论跑体能还是打对抗,从来不偷懒不抱怨,“他们16人能被‘苏超’南京队选上一点也不意外:校队时就是主力,又一直在职业体系里。”
作为曾经的足球特长生,李加俊中学6年边训练边学习,2018年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年进入职业足坛。
“课堂上是学生,训练时是队员,必须两不误。”雨初中校园足球项目主教练孟峻说,他们学校致力于体教融合,确保足球生在提升竞技能力的同时,学科文化素养也能与其他学生同步提升。
如何让这些孩子“两条腿走路”?雨初中副校长杨波介绍,足球特定类型招生后,学校配备了三套“导师班子”:教师团队主抓学习,教练员团队主管训练,心理辅导师团队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确保他们在足球特色轨道上一路成长。
以足球带动校园文化,提升集体凝聚力,雨初中每年举办“校长杯”足球联赛,各班同学自建球队,校队成员当裁判、教练。“校园足球是用‘一只球’撬动五育并举的综合育人工程,它的价值在于让每一个孩子在绿茵场上完成体魄、品格、思维与情感的同步生长,也让足球特长生的梦想得以延续。”杨波说。
无可否认,随着孩子们球技的日益精进,升学压力也伴随着他们成长的道路。为了为足球特长生铺设一条清晰的成长之路,雨初中积极争取到了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校方表示,“校队队员们基本能够整建制地顺利升入雨花台中学,在那里他们将继续在完善的足球体系中接受训练,不断成长。”随着“苏超”赛事的火爆,杨波老师期待着更多家长能够认识到,通过足球这条成才之路,孩子们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