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倾力主办,兰州市文化馆精心承办的“黄河之滨也很美2025——我们的节日・端午”群众文化活动,于5月31日在金城关景区的文化广场隆重拉开帷幕。这场为期三天的文化盛会,以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为背景,以端午节的丰富民俗为桥梁,创新性地融合了“古琴雅韵、非遗焕新、群众参与”三大元素,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文旅融合的时代强音。活动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方式,为公众呈现了一场既具有文化深度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精神文化盛宴。
在深刻把握“两个结合”这一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本次盛会以“传承与创新融合”为核心理念,紧密围绕兰州市“1139 工作部署”展开,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巧妙融入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中,精心打造了一个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品牌。活动开幕首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古琴专场演奏精彩上演,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演绎的典范之作。国内享有盛誉的古琴演奏家们,于黄河之滨端坐抚琴,指尖轻轻拨动,14首经典曲目如《神人畅》、《平沙落雁》等悠扬响起。当千年古琴的琴音与滔滔黄河的波涛相映成趣,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雄浑交织成一幅“时空对话”的画卷。正如现场观众所感叹:“在这古琴声中,我们仿佛听见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与豪迈,也感受到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清雅与高洁,这正是传统文化在当代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6月1日至2日,非遗展演与戏曲歌舞将更加细致的展现文化传承的多元维度。秦腔《三对面》的激越唱腔、豫剧《花木兰选段》的细腻演绎,让百年剧种在新时代舞台上焕发新生;群众自编自演的歌舞《希望》,更以“老旋律+新歌词”的形式,唱出了新时代兰州人民的奋斗心声。这种“经典传承+创新表达”的模式,让传统文化既保持本真性,又富有时代感,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桥梁。
金城关景区文化广场作为活动主阵地,依托金城关五馆(秦腔博物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兰州彩陶馆、兰州文化体验馆)的独特禀赋,构建起“自然景观 + 文化场景 + 群众参与”的立体空间,让文化传承从“静态展示”升级为“动态体验”。
活动现场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气息:非遗体验馆内,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如精美的刻葫芦、巧夺天工的剪纸以及香气四溢的艾草香囊等。孩子们头戴五彩绳,在文化长廊前欢快地打卡拍照,留下一串串欢声笑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本次活动的舞台设计巧妙地与实景相结合,联动金城关五馆,打造出“节目观赏—文化体验—口碑传播”的完美闭环。据统计,活动首日就有超过20%的游客前往金城关五馆打卡,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文化活动对文旅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