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娱乐 > 新闻详情

从《夺冠》到《酱园弄》:音乐监制于飞与陈可辛的"弦乐对话"

发布时间:2025-07-13 09:07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近日,著名导演陈可辛携手章子怡、雷佳音等一众演技派明星倾力打造的悬疑巨作《酱园弄·悬案》正式在全国各大影院与观众见面。这部影片以1945年上海发生的真实奇案为背景,历经波折后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在这场悬疑与情感交织的视觉盛宴中,音乐成为了幕后不可或缺的“关键推手”,巧妙地助推着剧情的发展。它究竟是如何巧妙地引导剧情走向,又如何精准地触动观众的心灵?为此,北京青年报记者特别专访了该片的音乐监制于飞,倾听她揭秘影片音乐创作的那些幕后故事。

于飞与陈可辛导演的缘分,最初是在电影《夺冠》中萌芽,然而那次合作中,她却未能与导演亲自见面,心中不免留下了一抹遗憾。而当《酱园弄·悬案》这个项目如命运般降临,它仿佛是一根橄榄枝,为两人开启了更为深入合作的篇章。在2023年,陈可辛导演终于邀请于飞来到拍摄现场。那一刻,于飞仿佛踏进了一个充满故事与情感的世界。她与导演并肩,共同感受着影片那独特的气质与风格,并精心挑选着参考音乐。每一个音符的选择,都饱含着她对影片的深切期待与深刻理解,彰显了她对电影艺术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在音乐风格的构思上,于飞有着独到的见解。初次接触剧本,她便被故事中女性的命运所触动。“我希望以一种乐器展开整个故事,营造出大幕缓缓拉开的感觉。”于飞透露,“通过乐器替女性说话是我非常明确的诉求,和导演沟通后知道他非常喜欢弦乐,所以我们就慢慢地确立了音乐风格——以弦乐为主,音乐不要多,有些地方甚至可以不要音乐,音乐的调性希望是‘女性化’的,个别音乐会有一些个性化、不舒服,但是最终给人‘心疼’甚至有些‘温暖’的感觉。”

为了找到最适合的作曲,于飞可谓煞费苦心。她邀请了优秀女性作曲家娜塔莉·霍尔特——这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不仅是中提琴演奏家,还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代表作《洛基》等备受赞誉。两人初次交流音乐风格时,娜塔莉·霍尔特刚生完二胎,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开会,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于飞,“电影音乐作曲实际是一个特别高压且要求极其综合的职业,为母则刚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更让我坚定了和她合作是正确的选择。”

于飞介入项目的时间极早,在剧本阶段就与导演探讨过音乐方向。她会与导演确定版权音乐量,提前规划拍摄前需要准备的音乐,避免后期制作陷入被动。这种前期介入的方式,让她能够深入了解导演在不同阶段的想法,为涉及音乐的场景提前做好筹备。

影片中有一场舞会戏份,为了营造出逼真的氛围,请了爵士乐队到现场。然而,拍摄时乐队没有出声音,仅补录镜头。这一独特的安排,为后期根据情绪配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都是提前准备的好处。”于飞说。

为了生动展现詹周氏从压抑到爆发,再到反抗的心理历程,作曲家于飞巧妙地设计了一组别具一格的大提琴动机,这组动机在音乐术语中被称为“乐汇”,它是乐段内部最小的可划分单位。音乐从大提琴的独奏开场,逐渐过渡到一种并非特别舒适的听觉体验,以此细腻地描绘出她内心的压抑和所遭遇的困境。随着音乐的推进,配器逐渐丰富,象征着她的觉醒与自我意识的觉醒。最终,在音乐中流露出她与内心达成和解后的平和与宁静,使观众能够深入感受角色在音乐中的成长与蜕变,体验到她心灵深处的巨大转变。

在将时代元素融入故事中,于飞可谓是倾注了极大的心力。故事背景设定在1945年的上海,她巧妙地运用各种音乐元素,营造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尤其是在描绘上流社会的舞会场景时,现场特地邀请了爵士乐队助阵,展现了独特的“洋气”风情。此外,她还巧妙地穿插了老上海的经典歌曲、评弹以及古典音乐等,通过这些丰富的音乐元素,将老上海的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于飞在处理历史真实感与艺术夸张之间,巧妙地找到了平衡点,使得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7-13 09:07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