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娱乐 > 新闻详情

3小时"行走"350米!上海北外滩百年石库门上演建筑迁移奇迹

发布时间:2025-07-21 07:46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近期,位于北外滩106地块的一座历史悠久的石库门老建筑,经历了一场引人瞩目的“搬家”过程。在不到3小时的时间里,这座重量高达1500吨的建筑成功实现了350米的平稳移动,安全抵达了临时安置地点。此举标志着今年北外滩地区首例风貌建筑平移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也体现了北外滩集团作为实施主体在建筑平移领域的专业实力和高效执行力。

据最新消息,北外滩106地块经过平移施工,现已满足土地出让要求,预计最晚在7月15日之前将交付给虹口区土地开发中心。

这座建筑始建于1923年,以其独特的三层砖木结构而闻名,整体重量高达约1500吨。其建筑面积宽敞,达到了800.82平方米,而占地面积却仅约400平方米,堪称虹口区二级风貌建筑的典范。这是一座典型的居住类建筑,且至今保存状况良好。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南立面装饰极为精致:厢房山墙顶部、石库门以及窗套都装饰得极为精美。石库门上还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题有“燕翼贻谋”四个大字,寓意着吉祥如意。而在东立面,装饰同样精美绝伦:弧形的山墙两侧装饰有流苏状和羊角状两种独特的图案,窗框和阳台处则采用了半圆券的设计,更显古典韵味。

北外滩集团该项目负责人张鑫介绍,“在北外滩106地块整体规划中,既要满足土地出让需求,又要尽量留住城市记忆,平移保护是最好的办法。”经过专家多轮论证,最终确定通过平移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双赢。

为让老建筑安然“迁居”,北外滩集团从前期风貌甄别到方案制定,全程统筹协调区建管委、虹口交管支队、区土发中心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其中。临时安置点选在与106地块相邻的103地块,整个平移工程采用先进的车载法,既降低对基础平整度的要求,又能实现长距离快速迁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效率及经济性。

“这栋风貌建筑体量虽然不算大,但要实现平稳迁移也并非易事。”张鑫向记者透露,房子自重约1500吨,平移车辆共计300吨,合计约1800吨。车载平移,先要进行墙下托盘梁施工,形成房屋顶升的上支点;接着要在托盘梁下掏挖,形成房屋顶升的基础;然后,通过钢结构对房屋进行临时撑拉加固;再在托盘梁及底盘之间安装液压千斤顶、切割原基础墙准备顶升;最后,将建筑整体顶升1.4米后,SPMT液压车驶入建筑下部装车移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350米的“旅程”暗藏着三个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高压线。建筑靠近丹徒路侧,直线距离103地块临时安置点仅100多米,但丹徒路上空密布高压线。权衡再三,项目团队最终选择“舍近求远”,规划出一条“几”字形路线:先兜至与丹徒路平行的高阳路,利用两根电杆间24米的空隙穿行,“这中间有一根高压线,经与市区电力公司现场踏勘并充分沟通后,决定申请临时‘剪断’,待车辆通过后及时予以恢复。”张鑫告诉记者。

其二,是路径中的20多米深基坑。“路径线路正好遇上东余杭路拓宽项目,当时马路上已经开挖了一个20多米深的基坑,原本想4月平移,但经测量,基坑距离拖车仅7米,通行时可能引发坍塌风险。”张鑫告诉记者,对此,北外滩集团牵头区建管委、区规资局、区土发中心、五大管线权属单位等部门,联合专家召开多轮论证会,最终决定等基坑施工完成后再移。即便如此,平移时北外滩集团还自我“加压”,在远离基坑近15米处北侧行驶,沿途铺设钢板,并用12台高精度全站仪实时监测,确保“零风险”。

其三,是过马路。整个平移工程需穿越东余杭路,为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项目团队与虹口交管支队反复协调,将拖车通行时段定在早上7点至11时30分。但实际平移从5时40分启动到9时30分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两小时。

在平移活动当天,北外滩集团携手虹口交管支队,利用先进的GIS系统精心规划了一条“时空走廊”。他们提前三天便开始着手清障工作,并成功部署了智能诱导系统。同时,对全长1.2公里的路线实施了分阶段的封控措施。为了确保平移过程中的能源供应,水、电、燃气等8家市政单位联合成立了应急小组,并依托三维管线模型进行实时调度。此外,集团自主研发的建筑运维平台构建了涵盖6大维度的监测网络。通过运用全站仪和无人机进行巡检,实时收集并回传数据。指挥中心则利用BIM技术进行动态模拟,精确地将平移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0厘米,确保了整个平移过程的顺利进行。

按照规划,这座拥有百年历史风貌的建筑将重返北外滩的崭新画卷,继续谱写北外滩城市更新篇章中的温馨故事。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7-21 07:46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