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兰州市博物馆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雕塑学会的专家顾问、新中国第一代杰出女雕塑家、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的荣誉馆员,以及雕塑界的泰斗何鄂先生,莅临本馆进行一场主题为《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两件国宝文物的艺术研究方法与成果》的精彩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馆长李周明先生亲自主持。何鄂先生的到来,不仅吸引了广大艺术爱好者和学术界人士,更使得整个会场座无虚席。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怀着对何鄂先生崇高的敬意,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这场关于艺术与历史的智慧盛宴。
讲座开始,何鄂先生简述在甘肃从艺七十年,见证了兰州快速的发展变迁,因曾在敦煌十二年的临摹研究,感悟了敦煌艺术和五千年灿烂文明,顿悟到人生坐标在于创造。其创作的经典雕塑作品《黄河母亲》,从2009年建国60周年荣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到2016年《黄河母亲》建成30年时被确定为甘肃省级文物,其艺术内涵、社会价值都蕴含着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对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扬。她以刻刀和泥土为媒介,架起了贯通古今的艺术桥梁,阐述了为时代文化担当、坚守创作精品的坚定信念。
讲座中,先生着重对敦煌莫高窟第45窟龛内北侧唐代彩塑菩萨、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北魏石刻《文昭皇后礼佛图》两件国宝的最新微观研究进行了解锁破译。在离开敦煌第48个年头,何鄂先生在2022年对敦煌唐代第45窟菩萨有了新的发现,她以微观的角度发现、推演、解构、解锁敦煌石窟千年塑匠的创造密码,先生娓娓讲述菩萨雕像身上那看似随意加入的丝带头却是其整身塑像大放异彩的神来之笔!在对北魏石雕《文昭皇后礼佛图》的研究中,她阐述了雕刻匠师的民本思想与“众生平等”创作理念,体现了古代工匠超前的艺术思想和美学造诣!
讲座即将落下帷幕,先生深情地指出: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承载着一位或一群有血有肉、充满情感与温度的中国人,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先辈和前辈。研究文物,实质上是在探寻前人的智慧,挖掘那些物化了的文物中所蕴含的前人的灵魂和精神。他们,都是我们伟大的中华儿女。这些文物,是我们百年前、千年前的同胞、兄弟姐妹们共同创造的结晶。而最终,它们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激发每一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创造力的基因!
本次学术报告全面展示了我国新时代资深艺术家与时代同步前进,秉持初心,坚持工匠精神的典范,鼓舞文化工作者深入汲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滋养、精神与力量,从而更好地讲述文物传奇、历史篇章以及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