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年指挥家方钟灵挥舞指挥棒,带领兰州交响乐团为金城观众带来了一场盛大的“传世经典”系列——“巨匠在维也纳”音乐会。站在舞台中央,方钟灵轻轻一挥动手臂,随即带领大家踏上了一段回溯至十九世纪初期维也纳的奇妙旅程。
上半场舒伯特的第五交响曲,作品485如清泉般流淌而出。方钟灵的手势轻盈而准确,乐团以澄澈的声音勾勒出少年舒伯特笔下的明朗世界。弦乐如丝绸般柔顺光滑,木管乐句则带着轻盈的呼吸感,尤其是第三乐章小步舞曲,仿佛维也纳森林里跳跃的阳光碎片,清亮纯净。方指似乎并不追求宏大的震撼,而是专注于引导每个声部精心编织,让舒伯特青春时代的蓬勃朝气与温润诗意,在每一个音符的流淌中清晰可辨。
下半场,音乐厅的氛围陡然转向深沉。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作品36的序奏如乌云压境,凝重深沉。方钟灵的手势变得开阔有力,乐团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作品里蕴含的挣扎与搏斗,在方钟灵与乐团的合力之下迸发出巨大张力。第一乐章的发展部如惊涛裂岸,充满戏剧性的冲突;末乐章则如火山喷涌,势不可挡,在疾风骤雨般的行进中尽显贝多芬面对命运风暴时那股桀骜不屈的生命伟力。
随着贝多芬最后一个音符如惊雷般落下,短暂沉寂之后,音乐厅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与欢呼,如潮水般经久不息。
在本场音乐盛宴中,我们得以在舒伯特那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第五交响曲”与贝多芬那蕴含着不屈斗志的“第二交响曲”之间穿梭。这不仅是一场维也纳古典乐派双峰并峙的艺术展示,更是一次穿越时空、永不熄灭的灵魂碰撞。方钟灵与兰州交响乐团,以他们精湛的技艺和满腔的敬意,赋予了这些不朽的乐章以新的生命力。在黄河之畔,这些音符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兰州音乐厅的穹顶下熠熠生辉。它们不仅将在现场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更将长久地回荡在每一位听众的心谷深处——正如古典的溪流,因每一次倾注心力的演奏而再次奔涌不息,激荡起无尽的音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