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娱乐 > 新闻详情

从“盗墓英雄”到“护宝先锋”:〈护宝寻踪〉重塑文物题材叙事

发布时间:2025-08-13 09:12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在近期,众多以盗墓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似乎陷入了追求视觉冲击的漩涡,它们将盗墓者描绘成拥有超凡能力的“英雄”,整个叙事过程中充满了猎奇和刺激的元素。《护宝寻踪》的制片人徐哲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现象不仅遮蔽了盗墓行为对历史文化传承和道德伦理的巨大破坏,而且淡化了盗墓者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对广大观众产生了严重的误导效应。这些作品过分强调盗墓的惊险与刺激,而忽略了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法律责任。

正因如此,我们的主创团队在项目策划之初便坚定地确立了“反盗墓”的现实主义立场,旨在深入挖掘并揭示文物保护战线的真实面貌。经过深入的实地采风,团队最终决定将镜头聚焦于那些“以青春之我,丈量黄土之厚,以坚守之心,对话历史之深”的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保护人员,讲述他们充满热血与坚持的故事。《护宝寻踪》因此不仅成为一部聚焦文物保护与打击文物犯罪的硬核现实主义作品,更是一部展现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精神的纪录片。

剧集以“江村大墓”真实案件为原型,讲述了一场跨越二十年的较量:秦北大学考古研究生方堃(白宇帆饰)与北大毕业的雒青(王鹤润饰),在追索流失海外的黑陶俑后,联手文物缉查队长齐大仓(富大龙饰),与文物犯罪头目穆见晖(辛柏青饰)展开激烈博弈。在白鹿原尹村,他们历经近二十年守护与研究,最终揭开一座“亚”字形大墓的秘密,让尘封千年的兹陵重见天日。

现实是剧作最丰厚的土壤。“穆见晖犯罪团伙”的设定融合了多起真实案件。这横跨二十年的故事,不仅是一段追索与守护的传奇,更映射了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考古人探源中华文明的时代进程。“如何在新时代守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文明瑰宝,是我们希望通过故事探讨的核心命题。”徐哲总结道。

该剧在叙事手法上实现了根本性的创新突破。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影视艺术总监、该剧的总制片人郭现春先生自豪地表示,一位观众对剧集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在价值层面,我们从关注历史消费转向了对文明的守护;在叙事层面,故事从猎奇冒险转变为对专业斗争的描绘;在美学层面,则从奇幻想象过渡到了技术现实主义。”在剧中,当文物工作者指着破碎的壁画残片,感慨地说出:“这些矿物颜料中,蕴含着唐代工匠的指纹。”这一深刻洞察,与盗墓贼眼中只看重金银重量的狭隘视角形成鲜明对比,直指文物保护的核心议题——文物并非普通商品,而是承载着文明发展脉络的基因图谱。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8-13 09:12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