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娱乐 > 新闻详情

影视IP跨界歌剧《梦藏录》在京上演,以“新古典国风”探索中国故事破圈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1 20:12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近日,上海歌剧院携手腾讯视频共同打造的新古典国风歌剧《梦华录》惊艳亮相北京,荣登2025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的参演剧目名单。这部歌剧灵感源自同名热门剧集,以其深厚的宋代美学底蕴为基础,巧妙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精华元素。凭借其独特的“新古典国风”艺术风格,这部作品为首都的观众呈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视听盛宴,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的繁华景象之中。

在两年前,改编自40集电视剧《梦华录》为两小时歌剧的创意初现,主创团队面临着一个紧迫的问题:如何将一部完整的电视剧浓缩成一部具有艺术性的歌剧?同时,流量IP的改编是否会削弱歌剧本身的艺术价值,也成为了他们必须深思的议题。 针对这一挑战,歌剧《梦华录》的总监制,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赵蕾表示,影视IP的创造性转化,不仅为歌剧的题材库注入了充满活力的叙事元素,更有效地激活了社会资源的协同效应。随着越来越多力量涌入原创歌剧领域,我们不仅见证了新观众的涌入,更看到了中国故事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实现“破圈”的无限可能。这一转化过程,无疑为歌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人们期待着这部改编作品能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编剧曹路生借用清代李渔“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的创作理念大刀阔斧重构叙事,删减十余个支线人物,将叙事重心聚焦于赵盼儿、宋引章、孙三娘三位女性从钱塘到汴京的创业历程。既延续关汉卿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精神内核,又汲取电视剧对女性情谊的现代诠释,通过歌剧独有的抒情性与戏剧张力,展现了中国女性“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导演蒋维国以“宋式美学的歌剧化重构”为核心,巧妙调度舞台,演员举手投足间皆融入宋画的“日常优雅”,将影视IP的动人故事升华为具有普适价值的歌剧艺术表达。

如何让宋代美学在歌剧舞台“活过来”?作曲家吕亮的答案是将传统器乐“角色化”。赵盼儿的音乐主题以古筝为核心,清丽中暗藏韧劲;顾千帆的旋律由箫笛主导,悠远里带着侠气;宋引章的琵琶则与西洋交响乐碰撞出缠绵风情。作曲家吕亮是电视剧《梦华录》的原声音乐创作者,此番在歌剧创作中,他打破板腔体桎梏,融入流行音乐朗朗上口的特质,并将宋词吟诵的声韵节奏融入音乐之中,让古典文学在歌剧咏叹中重生。

剧中“斗茶”场景堪称音乐戏剧的典范。当赵盼儿与茶汤巷掌柜比试点茶技艺,吕亮用琵琶轮指模拟茶筅击拂的节奏,弦乐组以跳弓技法表现茶沫升腾的动态。多位舞者身着渐变绿纱衣,水袖翻飞间似茶汤旋舞,多媒体投影将茶沫幻化为漫天星辰,宋代茶艺、舞蹈、多媒体、交响乐熔铸一炉的创作,让观众啧啧称叹。

演员方面,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和杨丽莹饰演的赵盼儿,外柔内刚,各具风采。女高音歌唱家周琛和何晓楠饰演的宋引章,凭借细腻的声线描绘了人物的蜕变轨迹。女中音歌唱家曹琳和汤琳诠释的孙三娘泼辣直爽,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和李新宇塑造的顾千帆,是这出“大女主”戏中不可或缺的男性角色。此外,吴波涛、郑瑶饰演的周舍;余杨、王浩洋饰演的皇帝等剧中其他角色的精彩呈现同样不容忽视。

舞美的设计在舞台上同样精彩纷呈,亮点多多。舞台上巧妙地融入了宋代绘画的元素,通过拆解与重组,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纱帘构成的前景,以圆形扇面的形式巧妙呈现,不仅完美呼应了赵盼儿茶楼“半遮面”的美丽传说,更巧妙地展现了宋代美学中简约雅致、韵味悠长的独特魅力。此外,那些可移动的仿宋木构装置,如同魔术般在舞台上变换着空间,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梦华录》的创作并非仅仅是表面上的符号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古筝、琵琶的悠扬旋律与提琴的深沉音符交织在一起,仿佛让这些乐器跨越时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同时,剧中将宋词的韵味与宣叙调的抒情性完美融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该剧的总制作人,上海歌剧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庆新表示:“这种跨界的艺术融合,不仅是对中华美学的深度挖掘,更是我们中华美学在世界艺术大家庭中自信与独特的表达。”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8-21 20:12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