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影片《浪浪山小妖怪》在本暑期档期异军突起,成为一股强劲的黑马力量。在第9天上映时,它仅以微小的差距超越了《南京照相馆》,结束了后者连续17天的票房冠军地位。目前,各大平台预测其票房总额将突破17亿大关。
至稿件截稿时,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票房已逼近7亿元,成功超越《大鱼海棠》,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的佼佼者。同时,该片官方社交媒体平台也同步发布了相应的票房宣传海报。
从破3亿开始,这些海报均由主创亲自绘制完成,或是本片导演兼编剧於水,或是监制陈廖宇。
主创绘制的《浪浪山小妖怪》番外内容,让电影的故事在银幕外得以延续。
每部电影在破亿节点发布票房海报已是常规操作,数字的增长也激发了海报设计的无限创意。不同电影在票房海报上,也越发讲究巧思。
《浪浪山小妖怪》这种由主创绘制小剧场的形式,并不新鲜。早在《哪吒之魔童降世》时,导演饺子的手绘小剧场,就成为电影之外的有趣看点,甚至一度引发网友催更。
《浪浪山小妖怪》的手绘小剧场则巧妙呼应了影片中的公鸡画师角色。
在正片里,小猪妖和蛤蟆精找到公鸡画师时,提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诉求,其难度不亚于现实中甲方提出的“五彩斑斓的黑”。但公鸡画师最终画出了不同风格的师徒四人,既致敬了各个版本的《西游记》,又让打工人深感“乙方精神”的共鸣,更堪称影片中的华彩片段。
如今,影片通过这种形式的小彩蛋,让角色在大银幕之外,焕发了新的活力。
只是相较于其他影片风格统一的破亿海报,《浪浪山小妖怪》的系列海报略显遗憾——未能形成统一的视觉风格体系。
单看官方发布的票房海报,前两张更接近传统四格漫画风格;到了3亿海报,画风突变为手绘风格;后续风格再度微调,公鸡画师正式“晋升”为官方画手,成为海报画框外的常驻角色。
这种海报设计风格的转变在电影的整体宣传资料中实属罕见。这种持续变换的样式与风格,或许使得这些海报蕴含了更为丰富的深层意义。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六年前上映的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
作为一部平面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在首映阶段,制作团队对票房表现并未设定过高的目标。该片曾调整过上映日期,这导致原本的宣传计划中预定发布的角色海报未能按时推出,最终那款海报在票房突破亿元大关时才得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