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自上映次日便实现票房突破亿元大关。在两年之后,观众再次与《中国奇谭》中的“另类西游”系列重逢,其中“小猪妖”角色更是赢得了更高的认可。
这部动画长片的主角,是一群来自浪浪山的小妖怪们——可爱的小猪妖、机灵的蛤蟆精以及神秘的黄鼠狼大仙。他们首次亮相于2023年首播的动画系列剧《中国奇谭》的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中国奇谭》的总导演陈廖宇曾以一句话精辟地概括:“妖怪是人类内心的投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另一面。”由导演於水执导的《小妖怪的夏天》,运用极具中国特色的水墨画风,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它开创了一条独特的情感联结通道,将当代观众与“西游宇宙”紧密相连。在这部作品中,那些无依无靠的小喽啰们,身份比“没有编制的妖怪”更低,更处于边缘地位,他们在等级森严的“西游”世界中,如何艰难求生,成为了观众们关注的焦点。
重述和解构的西游故事很多,但无论是周星驰无厘头的“大圣娶亲”,或是话剧《西游》信念幻灭的唐僧在灵山脚下质疑并违抗佛的意志,又或者马伯庸笔下太白金星和观音大士煞费苦心安排的八十一难是“事先张扬的盛大表演”……从“英雄”到“反英雄”,这些“西游演义”仍是围绕着声名卓著的大人物。《小妖怪的夏天》和《浪浪山小妖怪》则把视角转向“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万骨”们。小猪妖和它的朋友们制造了奇异的多层次的认同感,既有对西游故事背景的文化认同,又叠加了当代芸芸众生的内心渴望。
《小妖怪的夏天》倾向成年化的黑色幽默的“无名者吐槽”,一度被总结成“打工人写照”。小猪妖以及同病相怜的小妖怪们不仅沾不到英雄光环,他们倒霉地身陷于主角团的对立阵营,为了生存做着“不正确”、注定会一场空的无意义工作。《小妖怪的夏天》首播在冬季最冷的日子,真正和夏天一起到来的《浪浪山小妖怪》,主创们立场从成年人的练达和调侃,转向全年龄向的天真和诚挚。没有任何神仙主人能依靠也不属于任何大妖怪集团的散兵游勇小妖怪们,没有被命运的金手指点化,他们不是“被选中的英雄”,但这样的无名者们同样拥有朴素的、向好的信念:做正确的事,做更好的自己,这是他们自发走上的“求取真经”的道路。
尽管《浪浪山小妖怪》看起来仍是松散的若干个动画短片集成的迷你剧,但是从20分钟的《小妖怪的夏天》到120分钟的电影,质变不在时间长短,而是在“底层吐槽的冷幽默”里注入特殊的温情,也就是小人物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小妖怪们走过的这条不被记载的、无名者的取经路,是几个捉襟见肘的人遇到了更多捉襟见肘的人们,他们的能力和财富都是匮乏的,但是他们总是在选择的关头为他人竭尽所能。
在山势险峻、水源枯竭之际,一群小妖怪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幸运的是,他们得到了一位贫穷却心怀善念的老和尚的慷慨援助。这些小妖怪们,虽然心中充满了善良与正义,却并未因主角的光环而自傲。为了拯救那些无辜的孩童,他们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这场拯救行动。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垂青于他们,他们最终化作了山间的普通动物,没有留下任何显赫的成就,也没有获得任何英雄的赞誉。 在主角光环的照耀下,这些小妖怪们并未成为普通人逆袭成为超级英雄的传奇。甚至到了故事的尾声,小妖怪们彼此之间,以及观众,都未能得知他们的名字。从浪浪山到灵山,若以世俗的成功学来衡量,小妖怪们的努力似乎是徒劳无功的,他们就像是西游传奇中被遗忘的“无名英雄”。 然而,这部电影却以一种彻底的小人物叙事方式,展现了他们的故事。他们未曾被官方记载,也未曾成为传说的主角,但在天地山河与民间传说中,他们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这些小妖怪们,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微不足道,但他们的善良与勇敢,却成为了永恒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