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本应在周一闭馆的徐家汇书院却异常热闹,灯火通明。成千上万的读者们纷纷化身为一群群“寻光者”,而图书馆的服务台也巧妙地转变成了临时票务处。手持精心设计的活动地图和专属的电影票根,读者们踏上了一场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奇妙旅程。昨日,以“书香光影,阅读的姿态”为主题,一场别开生面的“寻光之夜”书院嘉年华活动在上海书展的浓厚氛围中隆重举行。
今年正值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纪念,我们精心将徐家汇书院改造成了一处阅读狂欢的乐园。每一位踏入书院的市民与游客,都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并回顾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这是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女士的介绍。
走进徐家汇书院,一楼中庭的长桌上,“拾光汇影——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特展”复现了一条影视长河,呈现了徐汇的电影公司、电影人物的历史以及与电影有关的建筑故事。当晚,徐家汇书院的每个区域都精心布置了与电影相关的互动体验,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光影交织的世界,每位参与者既是观众也是演员,既是读者也是作者。各个楼层之间以《大闹天宫》《好东西》《邮缘》《聂耳》四部具有徐汇元素的电影进行串联,还设置了“电影可描摹”场景打卡、电影街区地图以及邂逅电影NPC等环节。
在徐汇区五原路的那段岁月里,被誉为“三毛之父”的张乐平先生创作了大量以“三毛”为主角的漫画作品,如《三毛流浪记》、《三毛学生意》和《三毛从军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深受读者喜爱,还被陆续改编成电影,广受欢迎。如今,“三毛”这个角色已经走过了90年的辉煌历程。在近日的一次活动中,书院一楼的少儿馆焕然一新,变成了一个充满“三毛”元素的特色空间。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看到放飞的风筝,还有怀抱书籍的“三毛”形象,仿佛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就来到了他们的身边。除了丰富的图书资源,现场还展示了以“三毛”漫画形象为原型的各种周边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张乐平先生的儿子张慰军也亲临现场,为新一代的小读者们讲述了“三毛”漫画背后的故事。张慰军表示:“‘三毛’的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动画,这次活动将电影与阅读相结合,旨在激发大家的想象力。”这一举措无疑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体验,让他们在欣赏“三毛”漫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电影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