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之际,百舸争流。随着我国对渤海、黄海等海域伏季休渔期的相继结束,成千上万的渔船纷纷起锚出海,标志着捕捞新阶段的开启,使得更多高品质的海鲜得以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
目前,福建省内的众多渔港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每次出海的渔船捕获量大致在5000公斤上下。市场上供应着丰富的海产品,包括马鲛鱼、鱿鱼和花蟹等各式海鲜。
在广东湛江,天未亮,渔市就已人头攒动。活蹦乱跳的梭子蟹、巴掌大的明虾等海鲜成为热销产品。
在山东龙口,记者跟随渔船一同出海。船上配备先进的探测设备与卫星导航系统,成为船长精准判断渔网位置的“眼睛”,实现高效作业。傍晚归港时,码头早已人声鼎沸。螃蟹、皮皮虾等海产被商户们迅速分拣,一部分现场售卖,一部分通过冷链发往各地。
“东海鱼仓”浙江舟山,自开渔以来迎来梭子蟹上市高峰。在舟山国际水产城,每天有近百艘渔船靠岸卸货,高峰时到港量达到3250吨。为应对交易高峰,当地灵活调度码头泊位,保障鲜活海产第一时间进入市场。
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我国正致力于全面挖掘和合理利用各类水域资源,推动内陆大水面增养殖的科学发展。目前,新疆、宁夏等西部省份已成功突破养殖技术的瓶颈,使得海鲜养殖在内陆地区得以实现,让海鲜在内陆“扎根”。例如,在宁夏盐池县的一个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技术人员巧妙地在盐碱地复制出类似海水环境,成功实现了对虾的本土化养殖,展现了我国在生态养殖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我国海洋渔业产业正经历从沿海至内地、从传统捕捞转向智能养殖、从线下销售转向线上热销的全方位升级。截止今年7月,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约360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37%,显示出稳步增长并趋于乐观的走势。
责任编辑:admin
- 羊驼白狐进校园,兰州萌宠天团做客小学 带来别开生面2025-09-17
- 金秋千帆竞发,东海西域共丰收:中国渔业迎来量质齐升2025-09-16
- 中国团队发现由800色素组成的超级光合系统,效率之谜2025-09-16
- 我国科学家研制纳米标记机器人,激活免疫系统精准狙击2025-09-16
- 网传兰州兰山公园现“马踏飞燕”新地标?官方回应:系2025-09-16
- 兰州面向往应届毕业生引进1398名紧缺人才,10月13日起2025-09-16
- 从老年医学科到普惠托育:中国构建“一老一小”整体健2025-09-16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羊驼白狐进校园,兰州萌宠天团做客小学 带
- 以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激活年轻群
- 16.05万场剧场演出创造的54.02亿元票房中,
- 八部门推60余项措施,力保2025年汽车销量32
- 赋能“3+2+6+X”产业体系!兰州争创全球百
- 兰州依托高校院所深厚积累,以能源技术突破
- 兰州社区组建专项小组,零距离服务确保惠民
- 甘肃着力建设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共促高质量
- 陇南首列进口农产品中亚班列抵达,1100吨亚
-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以4000场演出铸就文化
- 西域“肉苁蓉”遇上中原“桔梗”:武威汉简
- 填补早期医学文献空白!甘肃汉代医简为2000
- 中影集团发布“旗帜”新标识,全产业链焕新
- 《志愿军:浴血和平》定档9月30,解锁“边
- 《轻于鸿毛》北京首映,宋佳佟丽娅诠释“女
- 《我们终将要和世界握手言和》9月10日上映
- 兰州八办实践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推动红色
- “万象大舞台”点燃全民热情!达人才艺轮番
- 文物“活”起来的关键,在于讲好中国故事、
- 兰州画院举办主题学术日活动,聚焦青年画家
- 中国女曲控制局势2:0胜日本,短角球精妙配
- 5人出战斩获3枚奖牌!甘肃残疾人跆拳道队创
- 浦东机场国际航班量居国内之首!暑运民航国
- 单月502万标箱!上海港刷新全球纪录,“双
- 拒绝“野游”:业内提出安全出游四大建议,
- 前8月中西部外贸创历史新高!10.4%增速领跑
- 非洲激增67%!《2025暑期全球自驾游报告》
- 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超830万份,将多措并举
- 从“一河两山”到167座口袋公园:兰州绘就
- 两大化工园跻身全国百强!兰州现代化产业体
- 兰州建西北最大地埋式污水厂,日净22万吨守
- 从“中水通道”到“最美风情线”:奏响新时
- 亮相全国牛业大会,平凉红牛斩获“养牛达人
- 从大满贯到中国赛季:布云朝克特积累经验,
- 中国“人工智能+”战略加速落地,为全球产
- 数博会成“数字中国”建设生动注脚,“人工
- 从“即买即退”到“一键退税”:政策持续优
- 上海创新“AI+HR”模式,为重点产业与高校
- 浦东曹路乡村生活节开幕,打造“离城市最近
- 金秋千帆竞发,东海西域共丰收:中国渔业迎
- 中国团队发现由800色素组成的超级光合系统
- 我国科学家研制纳米标记机器人,激活免疫系
- 网传兰州兰山公园现“马踏飞燕”新地标?官
- 兰州面向往应届毕业生引进1398名紧缺人才,
- 从老年医学科到普惠托育:中国构建“一老一
- 消除疟疾、慢病早死率下降:中国疾控体系重
- 从“国家医学中心”到“覆盖薄弱县”:中国
- 中医药、数智化、医养结合:三大引擎驱动中
- 筑牢医疗卫生“网底”:中国发布强基工程时
- 横扫法国音乐喜剧奖七项大奖 《莫里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