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在天津成功举办了一场名为“2025京津冀汽车供应链创新协同对接会”的重要活动。在此次会议上,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伟发表讲话,强调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崔伟指出,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形成了涵盖整车到核心零部件的全方位研发、设计、生产及验证体系。此外,京津冀区域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30年,三地汽车年产量将突破430万辆。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和高端化转型的步伐加快,未来五年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增量有望达到约4500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次盛会邀请了包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超过15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400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共同参与。在会议中,隆重举行了中汽零部件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揭牌仪式。该实验室旨在充分利用中汽零部件及各参与企业的资源优势,加强协同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现场还见证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揭牌,该平台将向行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华表示,本次对接会通过路演、一对一对接、展览展示等多种方式,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与信息共享,打通上下游协作壁垒,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打造安全、稳定、高效的汽车供应链产业链体系。

天津市东丽区副区长李全利表示,天津东丽区将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集聚,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推动京津冀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为区域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重点聚焦车载芯片、燃料电池、智能驾驶汽车等关键领域,将京津冀打造成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让中国智造的汽车驶向全球。

在本次会议的主题演讲环节,我们聚焦于汽车供应链产业链的前沿话题。多位行业专家,包括来自中汽中心、天津大学、采埃孚亚太汽车安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京东工业品贸易有限公司以及辰致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代表,围绕汽车产业政策、零重力座椅、智能线控底盘、汽车行业全链数智化运营等多个主题,发表了精彩纷呈的演讲。他们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当前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为与会者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示。

据消息,本次京津冀汽车供应链创新协同对接会作为一项专门为京津冀地区量身定制的核心、战略级活动,成功促进了该地区汽车供应链的创新发展。在会议中,各方通过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在技术协作、产业配合以及政策扶持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共识。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