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时长近5小时的经典“马拉松”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即将震撼申城舞台。从明晚起至7月6日,备受瞩目的拜罗伊特音乐节2022年版瓦格纳三幕歌剧将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这也是该作品在亚洲的首次亮相。此次申城首演不仅标志着瓦格纳巅峰之作的华丽绽放,更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拜罗伊特在上海”歌剧计划,为上海观众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艺术盛宴。此举也意味着全球顶级古典艺术节之一的拜罗伊特音乐节正式踏入“上海时间”,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级瓦格纳歌唱大师以及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的众多声部首席汇聚上海,这场音乐盛宴的吸引力究竟有多么巨大?据上海大剧院透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歌剧的海外观众比例高达约6%,更有13.6%的观众来自上海之外的区域。此次演出忠实还原了拜罗伊特音乐节的歌剧制作,填补了上海本地歌剧演出版图上长久以来的空白。这不仅让最权威、最纯正的瓦格纳传统在上海古典艺术生态中得以深入融合,也实现了上海与拜罗伊特在瓦格纳歌剧创演艺术与技术方面的精准对接。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表示,这场跨国文化交流的盛事吸引了全球瓦格纳歌剧爱好者纷至沓来,将为“上海之夏”文旅商体展联动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16小时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8小时的俄语话剧《静静的顿河》、5小时的话剧《战争与和平》……近两年,马拉松式的演出频频登上申城舞台,持续掀起话题:超长演出靠什么留住观众?作为一位资深的“瓦丝”(瓦格纳歌剧爱好者),观众刘思钏早早买票打算连看三场。他告诉记者:“《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被公认为瓦格纳最难的一部作品。贯穿全剧的半音化和声对艺术家的音准提出挑战,持续近5个小时的演出是对指挥、歌唱家及演奏家体力的考验,绝对值得亲身体验。”

“如何通过演唱和音乐细腻入微的塑造能力,准确描绘并传递出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其他角色对心理产生变化的催化作用或本能反应,是我们能否在‘马拉松’式的演出中抓住观众的关键。”据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介绍,达成优质演出效果需要指挥对作品深入了解和精准掌控,也需要乐团、合唱团、与角色们较高的声音可塑性,“这是我们一个月来不断打磨的重点,也是现场观众聆听、欣赏这部剧的关注重点。期待正式演出现场,我们与观众们在瓦格纳的音乐中感悟到相同、相通的情感共鸣。”

此次演出的国际阵容星光熠熠,其中不少是瓦格纳歌剧“专业户”。饰演特里斯坦的男高音叶林·凯夫斯坦言:“演唱瓦格纳需耗尽生理与情感的极限,‘特里斯坦和弦’的哲学深度更要求演唱者与角色高度共鸣。上海演出不仅将复刻拜罗伊特的演出,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而饰演伊索尔德的女高音丽丝·林德斯特伦则赞叹:“上海团队的国际化协作令人惊叹,每个人都非常敬业和专业。”

舞台上,歌唱家的歌声悠扬,乐池中,演奏家的琴声和谐。幕后的舞美、灯光、技术骨干等团队,亦各司其职,中外团队深度参与其中。这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切磋与提升,更是一次艺术理念的碰撞、理解与融合的盛会。上海歌剧院的男低音歌唱家余杨、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以及女中音歌唱家王潇希,均参演了该剧,与海外艺术家同台献艺。 海外演员们通过声音和舞台演绎,将瓦格纳歌剧中深层次的、哲思性的心理变化与精神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声乐指导亚历山德罗·阿莫雷蒂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在发音、呼吸、乐句处理等方面都得到了精雕细琢,与特邀歌唱家们对戏时,我们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发布时间:2025-07-18 09:5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