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最近,经过城市改造的泰山人民坊已开始试运营,其多样化的服务功能正逐步向周边居民推广。

作为普陀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中的老城区改造项目,该区域正经历着令人瞩目的蜕变与重生,将“家门口的幸福”这一理念具体呈现出来。

在最新一轮的升级中,泰山人民坊精心营造了优雅的户外休闲区域,设立了社区公共客厅,扩充了机动车辆潮汐停车位及非机动车辆停车位,同时,正在升级改造中设立了党群服务站点、红色议事平台、社区图书室以及多功能活动区域,这些是居民们热切期待的服务设施。

泰山片区从1978年启动建设到1989年基本建成,先后经历四期建设,全部为售后公房。区域内含泰山一村、泰山二村、泰山三村共3个居委会,共3534户、近1万常住人口。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城市配套设施陈旧老化,加上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既有的公共服务空间和设施已日趋不能满足周边居民群众的生活、互动等的需求。

“泰山人民坊”城市更新项目巧妙利用泰山片区天然的“人”字形道路骨架,将其转化为空间叙事的核心脉络,延伸出“共怡、共商、共享、共治”四大主题空间,并将“共议、共建、共筑、共融”的理念贯穿于更新全流程,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区环境。

建设期间,项目遵循“全域融合”的建设理念,优化网格共治机制,建立“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匹配机制,精准对接养老助餐、儿童托管等民生服务15项,联动8家区域化党建单位、23个社区单位,形成“红色物业治联体”。

在物理空间上,项目通过打破围墙,优化社区内部动线,提升居民通行效率,让更多服务资源触手可及,让“15分钟生活圈”更贴近民心。通过盘活闲置车棚、弄堂转角等小微空间,改造为共享花园、便民驿站;打造逾8000平米的户外休闲空间及一座社区共享会客厅。

与此同时,我们巧妙地利用腾退的围墙空间,精心打造了一座长达380米的林荫长廊。在这条长廊中,巧妙地融合了健身器材、共享种植园等8个独具特色的功能模块,旨在为居民提供一处集休闲、健身、社交于一体的公共空间。为了提升空间的识别度和实用性,我们还新增了入口处,并增设了资源地图导视系统,使之成为承载文化记忆的重要锚点。 此外,我们还别出心裁地设立了4处“时光任意门”,通过展示新老照片对比图和集市风貌,让居民们重温旧时光,感受时光变迁。为了进一步丰富居民的生活体验,我们精心打造了“人人巴士”,并制定了巴士公约,让居民们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通过居民投票的方式,选出了TOP5暖心店铺,并在巴士上进行了展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和谐。

面对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泰山一至三村所形成的“人”字形空间壁垒,我们采取了创新的“破墙分流”双策略,旨在重构社区的毛细血管网络。我们精准地打开了3处关键围墙,并增设了3处小区次入口,以此串联起泰山人民坊、社区食堂等核心设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单元到开放街区的转型。这一变革不仅使居民的进出通行更加便捷,还将居民步行至社区服务中心的时间从平均10分钟缩短至仅需3-5分钟。 在公共区域,我们实现了人车分流,划分了慢行区和骑行区,这一举措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老人及儿童在户外活动时的安全隐患。通过这一系列改造,泰山一至三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社区营造了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的居住环境。

发布时间:2025-07-18 14:01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