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在旅游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报告(2021)》,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大众旅游和智慧旅游发展的新动力,中国在线旅游消费总额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发展大众旅游和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消费体验。专家们普遍认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前景广阔。

五年前,我有幸踏足北京这片古都,那时的景象依旧历历在目。众多知名景区的售票处前,游客们排起了长龙,等待购票的队伍绵延不绝。然而,当我今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旅游体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我提前在网上预约了故宫、颐和园等热门景点的门票,并通过扫码轻松入园,再也不用忍受漫长的排队等候。游览过程变得异常顺畅,让我感受到了旅游的便捷与畅快。 来自广西的游客黄先生对这次北京之旅的新体验赞不绝口。他说:“现在的北京旅游真是越来越方便了,景区内还提供了在线导览讲解服务,真是既方便又充满新意。”他举例道:“比如,利用颐和园的官方公众号,我们就能听到西堤、南湖岛、文昌院、谐趣园等景点的详细语音讲解。而如果想深入了解‘东宫门的牌匾里藏着什么秘密’‘十七孔桥的观景方法’等趣味知识,只需通过‘颐起听’语音导览产品,就能了解到这些精彩生动的细节。”黄先生对北京旅游的改进和提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无疑为游客们带来了更加丰富、便捷的旅游体验。

今年“五一”期间,文旅部要求各地景区景点实施门票预约制度,引导游客分批进场、错峰游览,将流量管控关口前置。为兼顾疫情防控和游客体验,旅游景点“预约制”正加速普及。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白凯接受采访时说,“预约制”使旅游目的地接待工作更加有序平稳开展,使游客的出行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可以有效优化旅游品质。

借助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预约数量、日接待量、瞬时承载量等已成景区常态。例如,江苏南京珍珠泉风景区通过闸机、客流监测探头,实时掌握在园游客数据,确保景区安全有序。为了避免过多的游客在同一个景点聚集,浙江缙云仙都风景区信息中心通过400个摄像头进行人流密度探测。游客通过景区官方公众号,可以实时获取定位,根据自身需求规划导览路线。

目前,在智慧旅游领域,大数据在人流分析和研判方面的应用表现尤为突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学锋的分析,通过对游客的行动轨迹、消费倾向、服务喜好等细分数据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产品体系,还能实现服务的精确匹配,从而有效促进景区管理、旅游营销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以贵州省为例,该省推出了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一码游贵州”,该平台运用了大数据、5G直播、新零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旅游资讯和产品服务的多维度传播。据悉,截至目前,“一码游贵州”已收录了贵州省数百家A级景区、酒店、文化场馆、餐饮、精品路线、攻略指南等丰富的信息数据,为游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