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上海养老科技产业园的成功实践,映照出中国银发经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据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高达577.62万人,占总人口的37.6%。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催生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从基础照护服务到全方位健康管理,从居家适老化改造到智慧养老服务,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孕育着无限的创新发展机遇。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我国银发经济市场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然而,在机遇的光环之下,我们也必须正视潜在的风险与挑战。叁联人科技所遭遇的“标准困境”并非孤例:外骨骼机器人究竟归类为医疗器械还是消费电子产品?纳米助浴舱在满足老年人支付意愿的同时,如何平衡其运营成本?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点:新兴养老产品往往徘徊在医疗与消费的边缘地带,亟待建立明确的监管框架。业内专家们对此提出建议,呼吁我们加大力度,规范并引导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以确保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

在今年6月举行的“浦江第一湾会客厅”的圆桌论坛上,一场关于“科技温度”的讨论引人深思。上海交大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副校长檀晓红分享了一个案例:该校50岁以上学员对陪伴机器人的接受度很高,但现有产品多注重功能而缺乏情感交互。“老人们需要的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被需要的感觉。”她建议企业在设计时融入“记忆盒子”“亲情通话”等情感化功能。

这种人文视角在上海养老科技产业园已初见端倪。中进宏康的纳米助浴舱内设有音乐播放器和语音交互系统,洗浴过程中通过语音引导,让老人可以放松下来;叁联人科技的机器人护理床配备智能床垫,可实时监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未来的养老科技,一定是硬实力与软关怀的结合。”园区运营方大零号湾集团相关负责人柏乐介绍,园区内小米生态链核心孵化器“谷仓科技”设立上海不老汇公司,计划三年培育20家养老科技企业,要让更多老人拥有更具尊严的选择。

上海养老科技产业园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将“硬科技”与“暖服务”完美融合,为银发经济注入全新内涵。在这里,从先进的外骨骼机器人到精巧的纳米助浴舱,从高效的智能芯片到人性化的适老化材料,各类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这些科技成果不仅革新了传统的养老模式,更深刻地重塑了我们对老年生活的认知——将“老有所依”提升至“老有智享、老有善养”的新境界。正是这种温暖而智能的养老服务,让银发经济真正成为充满温度的经济形态。

发布时间:2025-07-17 11:3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