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近期,一部名为《运河幻游记》的北京曲剧儿童剧在北京精彩上演。该剧以我国著名的大运河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船头寻找父亲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奇幻冒险。剧中巧妙地融合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手法贴近当代儿童的审美和心理,更通过舞美设计营造出一种奇幻瑰丽的氛围。唱段既庄重又幽默,丰富多彩,相信无论是大观众还是小观众,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满足与感动。

该剧最令人称道的亮点,无疑是其独树一帜的综合创新精神。在当今中国语境下,面对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及社会生活内容,创作者秉持着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将所有有助于表现题材深度、提升艺术感染力的元素,悉数纳入创作之中。他们将这些元素拆解、融合,匠心独运地塑造了一个跌宕起伏、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及一群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终,这些作品在曲剧舞台上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说到创新,近些年,包括戏剧在内的各类文艺创作中似乎弥漫着某种“创新焦虑”。一方面,“创新”被当作衡量创作水平的关键指标,主管部门催创新,各种资源聚创新,创作单位忙创新,评论舆论赞创新;另一方面,花了大力气创出来的很多“新”似又难尽如人意,于是,创作者以更大的心力创更大的“新”。

如此循环,要么加剧创作焦虑,要么走向另一极端,弃创新而慕守旧,并美其名曰“坚守传统”。实际上,求新求变,不仅是艺术的天职,也是一个社会欣欣向荣的表征。没有传统固无从搞创新,没有创新亦无以续传统。创新的真问题不是艺术技巧的花样翻新,而是时代发展催生的生活新变化、文化新元素、审美新期待,与创作的新理念、新提炼的及时精准匹配。而二者不匹配造成的落差,是“创新焦虑”的根源所在。《运河幻游记》的成功上演为我们提供了缓解此种焦虑的经验。

从主题立意来看,《运河幻游记》旨在弘扬大运河孕育的生生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历史形成的,源远流长,但在当下如何将这种精神稳固地植入少年儿童心中,是需要创新解决的课题。在传播精神价值方面,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优势。《运河幻游记》在表达主题时不是“直给”,而是通过主人公小船头的运河漂流经历层层揭开,步步深入。

剧中,小船头为了寻找在杭州修葺大运河的爸爸,一个人驾船南下,一路上,结交了神兽小白龙、小麒麟、外国探险家保罗,他们历尽艰辛,打败了反派九婴怪。在这个过程中,小船头深刻体会了亲情友情、责任担当,学到了怎么与搭档合作,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以及怎么机智勇敢地对付坏人,她还明白了“不要把脾气发在爱你的人身上”“最珍贵的宝物就在身边”等道理,磨炼了“不惧风险,踏浪而行”的精神。而小船头和小伙伴们的运河奇遇,外国探险家保罗的迷途知返,甚至九婴怪的弃恶从善,则生动传递了同舟共济的传统理念。

所有这一切,使得这段运河漂流之旅实质上变成了一场生动的人生漂流。在这场似梦非梦的旅程中,小船头历经了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与挑战。而小船头在此过程中所领悟到的种种道理,正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她明白这些道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族精神在代表未来的下一代身上得以传承的过程。《运河幻游记》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故事,将这些浓缩的、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呈现于读者面前。

发布时间:2025-08-21 10:5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