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在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总体环境下,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已转向内需消费。在今年3月发布的《激发消费活力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需推动线上线下、商业、旅游、文化、体育和健康等多个领域的消费融合,并创造多样化的消费体验。

在上海近期举办的夜间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市商务委主任朱民明确提出了四项关键的工作重点。其中,他特别强调了“传承海派餐饮文化,广泛推广中华美食以及环球美食,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国际美食之都”的重要性。朱民主任进一步指出,为了激发夜间消费活力,市商务委将精心策划一系列夜间促消费活动,并推动商业、旅游、文化、体育和餐饮业的深度融合,以充分释放夜间的消费潜力。

当德兴馆的烤炉在深夜仍透出红光,另一场关于时间的战役已提前打响。距离中秋还有两个月,这家老字号的现烤月饼生产线已进入备战状态,而线上渠道正在改写“排队抢购”的传统销售模式。

“今年的蜜汁叉烧月饼,光研发就用了三个月。”梅林指着新品说,这款新品已经于7月10日上市,上市即成为线上爆款。在线下,不少市民会在周五下班后特地来买,外地游客则喜欢在临走时买做伴手礼带回去;在线上,复兴荟店目前日均线上月饼订单 50-60 盒,其中不少订单产生于晚上8点后,那是年轻消费者为第二天的早餐“未雨绸缪”。

平台生态的多元化更让销售场景扩容。淘宝闪购的出现,在饿了么“小时达”满足即时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更大用户规模,京东的加入也增加了男性下单用户,为月饼的销量继续做大蛋糕。“目前我们门店每天线上订单超过300单,其中月饼订单在五分之一,随着月饼季的到来,我们会下线一些其他品类,增加月饼的供应。”梅林说,门店已计划从9月10日起,启用两个烤炉三班倒,线上订单专线打包,确保“从烤炉到餐桌”的新鲜度。

这种全渠道布局正在重塑老字号的盈利结构。去年月饼季,门店门口的蓝色、黄色外卖袋队伍已成为风景线;今年,随着京东红加入“三色杯”阵营,这个百年品牌在夜间经济的赛道上,正用传统手艺对接现代消费,完成从“存活”到“生长”的跨越。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无论是月饼还是粽子,当下新生代消费群体的主流购物渠道是线上,甚至中老年人也习惯了从网上购物,一方面性价比更高,另一方面也更加方便,因此线上渠道销量增加是大势所趋。换句话说,线上与线下资源互融共通的一体化经营,是所有食品类企业布局的渠道策略。

从沧浪亭的冷馄饨摊到德兴馆的深夜烤炉,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老字号,它们的夜间转型故事,生动地描绘了上海餐饮经济的坚韧与活力。随着线上流量与线下场景的深度融合,平台竞争的加剧为商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这些选择不仅转化为商家发展的强大动力,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这些根植于城市血脉的品牌,正通过多维度的网络布局,编织出更加浓郁、绵长的市井烟火气。

880亿元的夜间消费总规模背后,蕴藏着无数关于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动案例。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