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面对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国际汽车制造商正逐步从“以总部为中心的研发”转向“以中国为先行者”的策略,提升中国市场从“执行环节”到“创新起点”的地位。

近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梅赛德斯-奔驰、通用汽车、华晨宝马、舍弗勒、麦格纳、诺贝丽斯、英飞凌、路博润等知名机构与跨国企业的代表们齐聚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现场深入交流并分享了他们在华发展战略的再定位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会嘉宾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不少跨国车企及跨国零部件企业提及要“以中国速度加速创新研发”“在中国、为世界”。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执行副总裁冷炎在论坛现场向记者分享,“未来,梅赛德斯-奔驰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追加投资14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丰富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继续以中国速度加速在中国的落地”。

冷炎表示:“目前,中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应用走在世界的前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奔驰不断加强在中国的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投入,为客户带来极致豪华和可持续的核心体验。”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论坛上表示:“鼓励在华跨国企业深化本地研发、生态融合,推动‘在中国、为世界’的战略转型。”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政策及法规总监杨武表示,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宝马始终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达90亿欧元。同时,在中国,宝马建立了德国以外最大最全面的研发体系,并以全球标准在中国开展本地化测试,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向记者表示:“‘追赶中国速度’是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唯一出路。这里的‘中国速度’不是指工作时间的强度,而是指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应用。”

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前研发工程师,同时也是浅觉深知咨询公司的创始人陆盛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透露,当前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市场正面临着一场至关重要的战略转型。这一转型期的核心挑战,便是如何迅速适应由我国市场以及本土汽车企业所引领的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的迅猛步伐。在过去的几年里,跨国车企普遍采用的是“总部决策,中国市场本土化执行”的运营模式。然而,随着我国本土汽车企业在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上的惊人表现,这些跨国车企开始意识到,必须加快本土化的创新步伐,以更好地与我国市场的发展节奏保持同步。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