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近年来,海南凭借创新思维,成功激活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通过实施“非遗+”和“生态+”等多元化发展模式,海南不仅传承和创新了古老的技艺,还深入挖掘了自然景观的潜力,并对传统村落进行了焕新与重生。这些举措不仅引入了多元业态,激活了乡村经济,更探索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保突黎陶馆内,制陶房内传来阵阵陶土的轻柔敲击声。这里,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名众正以他熟练而优雅的技艺,向记者们展示着这项古老的制陶传统。他双手轻柔地揉捏着湿润的黄泥土,将泥条一层层地筑成圆柱形的坯体,随后巧妙地用贝壳蘸水修饰坯体的形态,展现出黎陶独特的艺术美感。 “黎陶的历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但遗憾的是,现在愿意学习制陶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我之所以选择学习这门手艺,是受到了我母亲的影响。我希望能够将这门非遗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黎族制陶文化。”李名众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执着与热爱,让人感受到了他对黎陶技艺的深厚情感。

近年来,昌江黎族自治县深刻把握“文化延续未来、非遗助力乡村”的理念,采用“非遗传承+科普研学+乡村文化旅游”的模式,以保突制陶馆为核心阵地,依托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通过黎陶技艺培训、产品设计研发的提升、参加展示展销等形式,不仅让古老的黎陶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更有效促进了当地村民的经济增长和就业,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就业150余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至3万元。“通过亲手制作,研学学生或国外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黎陶的文化历史。”李名众边捏泥土边说。

“我从事黎陶制作已经10多年了,平时有订单就到制陶馆制作,没有就在家干农活。”黎陶匠人王玉珍表示,她从7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制作黎陶,见证了这门古老技艺的变迁与发展。昌江县通过定期组织公益性的黎陶制作技艺培训活动,提升黎陶传承人和黎陶从业者的实践能力。同时,随着非遗黎陶进校园的深入开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黎陶工艺、感受黎陶文化的独特魅力,自觉成为非遗技艺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保持黎陶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各类具有黎族文化特色的创意黎陶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为合作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现今,昌江黎陶文化产业已形成产业、教育、科研与旅游紧密结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古老的黎陶制作技艺在新时代的潮流中重焕生机,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开拓了新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8 09:31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