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活动之后,人们往往会感到身体异常疲惫和酸痛。这种不适感主要是由于身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乳酸。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身体对能量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由于骨骼肌的耗氧量显著上升,导致肌肉缺氧。这种缺氧状况限制了糖的氧化过程,进而使得糖元消耗和乳酸生成的速度大大提升。这种变化使得原本中性或略偏碱性的人体内环境遭受破坏,进而引发了肌肉酸痛和疲劳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在经历肌肉酸痛时,人体内本身就积累了较多的酸性物质。此时,若继续摄入酸性食物,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鱼类、肉类、蛋类、海产类、粮食类、糖类、花生以及啤酒等,将会进一步加剧血液的酸化程度。这种酸化状态不仅会减缓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的分解速度,还可能导致疲劳感加剧,使身体恢复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在肌肉酸痛期间,应尽量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
其实,这时应该食用碱性食物,比如豆类及豆制品;菠菜、莴笋、萝卜、土豆、藕、洋葱、海带、苹果等瓜果蔬菜海菜类;牛奶及奶制品类等。这些物质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能阻止血液向酸性方面变化,加快疲劳的消除,保持人体健康。
饮忌食禁:运动后不宜吃鸡鸭鱼肉来进补
因此,在运动刚结束之际,建议先适量饮用一些富含电解质的饮料,这有助于迅速补充运动过程中流失的电解质,缓解身体的不适感。随后,在运动半小时之后,再安排一顿营养均衡的餐食,这样更有利于身体恢复。此外,为了维持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促进健康,建议在饮食中多摄入一些碱性食物。这些食物能够帮助身体尽快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然而,青少年在参与运动之后,其身体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尤其是蛋白质和糖类食物的补充至关重要。此外,为了提升某些运动素质,如力量、速度、爆发力和耐力等,适量摄入酸性食物也是必要的。因此,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运动后并非完全不能食用鸡、鸭、鱼、肉等酸性食物,而是应当适当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量,转而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以维持身体酸碱平衡,促进健康恢复。
责任编辑:admin
- 5分钟搞定高级早餐:飞饼变身培根鸡蛋汉堡的魔法2025-06-03
- 从肌肉酸痛到快速恢复:运动后必吃的碱性食物清单2025-06-03
- 冬季进补必修课:吃羊肉必须避开的五大"禁忌搭档"2025-06-03
- 芽苗菜:低卡高纤的碱性食品,平衡体内酸碱度的天然选2025-05-29
- 从维生素到有机酸:解密桃子的营养构成与健康效益2025-05-29
- 冬季红薯养生指南:从通便防癌到'烧心'风险的全面解析2025-05-29
- 孕期营养全攻略:从防吐到分娩的黄金食物清单2025-05-29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哆啦A梦》系列电影2025年全新力作主题首
- 从法式幽默到中式伦理:电影《独一无二》的
- 兰州市博物馆邀请权威文物鉴定专家举办民间
- 从《小巷人家》到《我是刑警》:白玉兰奖最
- 昆曲老生的"三笑三哭":袁国良以《烂柯山
- 青春品像、磨铁娱乐联合制作的古装网剧《明
- 天津交响乐团担纲的“德奥之声”交响音乐会
- 2025年全国电影交易会暨第27届全国影片推介
- “中国电影与全球机遇”圆桌论坛在第78届戛
- 第16届两岸电影展在台北开幕 用光影编织一
- 从法国到中国:一部听障题材电影的"水土不
- 舞蹈诗剧《九歌》再度登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 动画导演郝姗正式入职阿里大文娱 并成立超
- 杂技剧《西游·悟空》对以杂技剧诠释中国传
- 颠覆认知!胃其实"偏爱"冰水?专家揭秘夏
- 今年前四个月 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
- 特旱面积曾达47.7万平方公里:今年我国气象
- 今年端午节与六一儿童节假期重叠 家庭亲子
- 麦浪滚滚收割忙:全国夏粮机收全面展开 已
- “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 兰州邮政针对不同类型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 2025年甘肃省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对接会在
- 兰大一院神经外科团队实施首例WEB颅内动脉
- “兰州银行杯”2024年临夏州文旅文创产品设
- “低空+”打开文旅想象新空间,如何能“飞
- “低空+旅游”正以立体化体验塑造文旅消费
- 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 广泛开展查找身
- 今年端午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
- 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在甘肃省庆阳市
-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十届中国
- 甘州区精心打造“甘州新农人”特色劳务品牌
- 兰州市创业带动就业项目补助申报工作正式启
- 从医疗到交通:甘肃专家把脉DeepSeek大模型
- 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小学的生态环保“小记者
- 张掖市第四届高校毕业生留张来张就业创业服
- 0导购+50元起!兰州自助女装店用“无压力购
- 兰州市自助舞蹈室用“隐私革命”重构健身消
- 6元洗车自由!兰州自助洗车成都市人新解压
- 兰州市如何用“三链融合”破解农村劳动力转
- 30项举措筑牢西部屏障:甘肃2025生态攻坚路
- 山西考古博物馆“学术+非遗”双引擎如何激
- 山西博物院用“文物活化”破题国际博物馆日
- 虞弘墓石椁“活”了!中乌学者用数字技术解
- 10分钟精准预报!全国首个AI气象平台落地上
- AI拐杖能救命!上海运营商'银发科技'守护老
- 莫奈画境再现!大宁公园'水中仙子'进入最佳
- 第六代'杨子荣'蓝天'摘梅'!现代京剧《智取
- 钢铁与花腔的碰撞!常思思高炉音乐会重塑工
- 奥赛博物馆最大海外展!梵高、高更等百件真
- 万年文化活化石!仙居下汤遗址揭示90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