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在汛期期间,暴雨、洪水、山洪爆发、台风侵袭以及地质灾害频繁出现。当面对这些风险预警时,公众应如何辨别这些预警信息?又应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呢?

关于这一问题,中央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徐珺于8月5日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及应急管理部举办的汛期安全知识发布会上提供了回答。

徐珺介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民众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一般涵盖暴雨、台风、强对流等灾害类型。按照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由低到高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可以划分为蓝、黄、橙、红四级,分别对应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的程度。此外,气象部门还会联合水利或自然资源部门共同发布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如何识别预警信号呢?徐珺说,一般情况下如果大家收到蓝色预警信号时,要提前做好灾害的防御准备工作,黄色则除了做好灾害防御应急准备工作外还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当看到橙色和红色预警时,要积极做好应急工作和防灾抗灾抢险工作。

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如何做好防范工作至关重要。徐珺女士为我们列举了一系列实用的防范措施。首先,我们要严格听从应急指挥部门的安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转移到安全地带。此外,在降雨集中期或降雨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尽量避免前往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同时,我们还要远离地势低洼地带和河道地区,以免遭受洪水侵袭。在城市内涝的情况下,更要特别注意避开断裂的电线、排水管道等危险区域。徐珺女士提醒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防范提示,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