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清晨六点半,崆峒区西门口的老年食堂后厨早已热闹非凡。蒸笼中飘散出诱人的鲜肉包子香气,厨师王科手法娴熟地翻动着大锅中滚滚沸腾的小米粥,案板上青翠的笋丝被切成细如发丝的细丝。他一边操作,一边对帮厨叮嘱道:“盐放三分之一的量就足够了,王爷爷有高血压,得注意分量。”话音刚落,三小时的辛勤劳动即将迎来收获。 三小时后,91岁的独居老人牛秀兰手持“会员卡”,带着满足的笑容,端着一荤两素的餐盘,坐到了靠窗的位置。热气腾腾的馍馍在她手中轻轻掰开,露出松软的内在:“五块钱就能吃得饱饱的,这政策真是太贴心了。” 而在距离这里三十七公里外的华亭市马峡镇马峡村,互助幸福院里,七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围坐在桌前,享受着悠闲的象棋时光。桌角边,一台收音机播放着悠扬的秦腔,窗外洒满了温暖的阳光。这样的晨光,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正是平凉市36.72万老年人“暖胃更暖心”工程最真实的写照。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无声地诉说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尊重。

这顿家常菜肴背后,蕴含着对民生的细致计算。根据2023年底全市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接近20%,其中约11.2万人有迫切的助餐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市民政局采取了“先行试点+精确实施”的策略。

——在泾川、灵台等县的村庄,从由闲置校舍改建的22个“长者食堂”率先破题,通过“县级补、乡村筹、单位帮、社会捐”“四个一点”模式,让271.68万元资金化作乡村老人的热乎饭;

——充分利用全市30个具备全托、日托等综合功能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64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将助餐与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助行“六助”服务捆绑输送。

走进庄浪县岳堡镇岔口村的互助幸福院,墙上的《助餐日志》记录着细节:5月20日午餐,牛肉面配鸡蛋,失能老人张桂芳送餐上门,志愿者王秀琴签收。这样的场景在全市56个助餐点每天上演,自2021年以来,已累计为60周岁及以上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失独、住院治疗等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达12万余人(次)。

如何让政策精准抵达不同餐桌?我市用“分层服务网”解题。

在中心城区,崆峒区民政局遴选的3家“爱心助老餐厅”亮起明黄灯牌,收银台贴着醒目的阶梯价目表:60岁的刘玉芳老人享受8折优惠,常点的9.9元烩菜套餐,实际支付7.2元;邻桌80岁的王凤霞通过7折优惠,同等餐食仅需6.9元,而94岁的李凤英因5折优惠仅支付4.5元。“企业让利三成,政府补两成,我们保本微利。”崆峒区西门口老年食堂负责人薛梅指着满座大厅介绍。

华亭市则引进了甘肃泰乐、甘肃乐邦、甘肃华堂等专业养老服务公司运营助餐点,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用餐需求。同时,支持徽菜食府、上关公社、甘肃颐康医养实业等社会组织,利用距离近、人员熟、条件好等优势,在安口镇朱家坡村、上关镇上关村、砚峡乡砚峡小区开办助餐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助餐服务。这种“专业机构运营+辐射入户”的模式,让失能老人陈志强终于告别了咸菜馒头:“每天有热乎的软食,闺女在外打工也安心了。”

安全防线则藏在隐秘处。灵台县市场监管局的突击检查中,快检员从助餐点冰箱取出留样盒,瘦肉精检测卡十分钟显示为阴性。“食品留样必须超48小时,每周抽检雷打不动。”负责人翻着培训记录:全市开展过7次食品安全培训,连切生熟食的砧板色标都统一为红绿两色。

在崆峒区西郊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监督员戴着红袖标在食堂巡视,他的《巡查笔记》记着:“6月3日,土豆炖牛肉中心温度71℃,达标。”“我们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并重、行业自律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实现对老年食堂的全方位监管,保证助餐配餐安全可靠、运营服务标准规范。同时,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食品留样抽查检测,坚决守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市民政局局长穆冬梅说。

资金活水的注入更显巧思,我市鼓励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通过慈善捐助方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特别是餐饮类、配送类、物流类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运营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畅通老年助餐配送渠道,助力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对符合条件的爱心企业通过“税前扣除”政策撬动,目前,143.3万元助餐资金已化作42万人次的餐费补贴。

面对农村地区助餐点覆盖面不足的难题,市民政局已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计划通过增加养老服务供给,逐步实现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的全面覆盖。同时,将进一步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依托实际情况,有序建设老年食堂(助餐点),确保老年人能够就近方便地用餐。市民政局鼓励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创新,优化规划布局,努力将这一关系民生的好事办得更加扎实、更加温暖人心。 此外,市民政局将继续为新建设的老年食堂(助餐点)配备完善的点餐收银设备,确保助餐政策得到及时落实。同时,立足实际,优化助餐信息采集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助餐服务功能。 穆冬梅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将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根本举措,以‘一餐热饭’的温度,让老年人不仅‘暖胃’,更能‘暖心’。”

当余晖将崆峒山染成一片金黄,崆峒区果园路上的老年食堂里分餐的铃声随之响起,老人们欢声笑语地走向取餐窗口。在这温馨时刻,炉火不仅温暖了菜肴,更照亮了十万老人晚年生活中那份安心的幸福。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