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崆峒区西门口的老年食堂后厨早已热闹非凡。蒸笼中飘散出诱人的鲜肉包子香气,厨师王科手法娴熟地翻动着大锅中滚滚沸腾的小米粥,案板上青翠的笋丝被切成细如发丝的细丝。他一边操作,一边对帮厨叮嘱道:“盐放三分之一的量就足够了,王爷爷有高血压,得注意分量。”话音刚落,三小时的辛勤劳动即将迎来收获。 三小时后,91岁的独居老人牛秀兰手持“会员卡”,带着满足的笑容,端着一荤两素的餐盘,坐到了靠窗的位置。热气腾腾的馍馍在她手中轻轻掰开,露出松软的内在:“五块钱就能吃得饱饱的,这政策真是太贴心了。” 而在距离这里三十七公里外的华亭市马峡镇马峡村,互助幸福院里,七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围坐在桌前,享受着悠闲的象棋时光。桌角边,一台收音机播放着悠扬的秦腔,窗外洒满了温暖的阳光。这样的晨光,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正是平凉市36.72万老年人“暖胃更暖心”工程最真实的写照。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无声地诉说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尊重。
这顿家常菜肴背后,蕴含着对民生的细致计算。根据2023年底全市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接近20%,其中约11.2万人有迫切的助餐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市民政局采取了“先行试点+精确实施”的策略。
——在泾川、灵台等县的村庄,从由闲置校舍改建的22个“长者食堂”率先破题,通过“县级补、乡村筹、单位帮、社会捐”“四个一点”模式,让271.68万元资金化作乡村老人的热乎饭;
——充分利用全市30个具备全托、日托等综合功能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64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将助餐与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助行“六助”服务捆绑输送。
走进庄浪县岳堡镇岔口村的互助幸福院,墙上的《助餐日志》记录着细节:5月20日午餐,牛肉面配鸡蛋,失能老人张桂芳送餐上门,志愿者王秀琴签收。这样的场景在全市56个助餐点每天上演,自2021年以来,已累计为60周岁及以上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失独、住院治疗等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达12万余人(次)。
如何让政策精准抵达不同餐桌?我市用“分层服务网”解题。
在中心城区,崆峒区民政局遴选的3家“爱心助老餐厅”亮起明黄灯牌,收银台贴着醒目的阶梯价目表:60岁的刘玉芳老人享受8折优惠,常点的9.9元烩菜套餐,实际支付7.2元;邻桌80岁的王凤霞通过7折优惠,同等餐食仅需6.9元,而94岁的李凤英因5折优惠仅支付4.5元。“企业让利三成,政府补两成,我们保本微利。”崆峒区西门口老年食堂负责人薛梅指着满座大厅介绍。
华亭市则引进了甘肃泰乐、甘肃乐邦、甘肃华堂等专业养老服务公司运营助餐点,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用餐需求。同时,支持徽菜食府、上关公社、甘肃颐康医养实业等社会组织,利用距离近、人员熟、条件好等优势,在安口镇朱家坡村、上关镇上关村、砚峡乡砚峡小区开办助餐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助餐服务。这种“专业机构运营+辐射入户”的模式,让失能老人陈志强终于告别了咸菜馒头:“每天有热乎的软食,闺女在外打工也安心了。”
安全防线则藏在隐秘处。灵台县市场监管局的突击检查中,快检员从助餐点冰箱取出留样盒,瘦肉精检测卡十分钟显示为阴性。“食品留样必须超48小时,每周抽检雷打不动。”负责人翻着培训记录:全市开展过7次食品安全培训,连切生熟食的砧板色标都统一为红绿两色。
在崆峒区西郊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监督员戴着红袖标在食堂巡视,他的《巡查笔记》记着:“6月3日,土豆炖牛肉中心温度71℃,达标。”“我们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并重、行业自律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实现对老年食堂的全方位监管,保证助餐配餐安全可靠、运营服务标准规范。同时,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食品留样抽查检测,坚决守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市民政局局长穆冬梅说。
资金活水的注入更显巧思,我市鼓励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通过慈善捐助方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特别是餐饮类、配送类、物流类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运营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畅通老年助餐配送渠道,助力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对符合条件的爱心企业通过“税前扣除”政策撬动,目前,143.3万元助餐资金已化作42万人次的餐费补贴。
面对农村地区助餐点覆盖面不足的难题,市民政局已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计划通过增加养老服务供给,逐步实现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的全面覆盖。同时,将进一步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依托实际情况,有序建设老年食堂(助餐点),确保老年人能够就近方便地用餐。市民政局鼓励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创新,优化规划布局,努力将这一关系民生的好事办得更加扎实、更加温暖人心。 此外,市民政局将继续为新建设的老年食堂(助餐点)配备完善的点餐收银设备,确保助餐政策得到及时落实。同时,立足实际,优化助餐信息采集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助餐服务功能。 穆冬梅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将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根本举措,以‘一餐热饭’的温度,让老年人不仅‘暖胃’,更能‘暖心’。”
当余晖将崆峒山染成一片金黄,崆峒区果园路上的老年食堂里分餐的铃声随之响起,老人们欢声笑语地走向取餐窗口。在这温馨时刻,炉火不仅温暖了菜肴,更照亮了十万老人晚年生活中那份安心的幸福。
责任编辑:admin
- 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 北京最“年轻”的昌平推2025-08-29
- 一餐热饭暖胃更暖心 平凉老年食堂里的烟火气守护十万2025-08-29
- 西和县2万亩半夏进入关键管护期 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2025-08-29
- 保级关键战主场3比0完胜广东铭途 兰州陇原竞技夺宝贵2025-08-29
- 在全球遗产古梨园中追寻光明!兰州出品《梨花往事》上2025-08-29
- 从外地游客拖着行李箱赶场:上海书展开启多元书香之旅2025-08-29
- 千项活动创纪录!上海书展开幕日彰显文学、经典与传承2025-08-29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 北京最“年轻
- 一餐热饭暖胃更暖心 平凉老年食堂里的烟火
- 西和县2万亩半夏进入关键管护期 特色产业拓
- 保级关键战主场3比0完胜广东铭途 兰州陇原
- 在全球遗产古梨园中追寻光明!兰州出品《梨
- 从外地游客拖着行李箱赶场:上海书展开启多
- 千项活动创纪录!上海书展开幕日彰显文学、
- 书展双面:商务印书馆“守正”经典,大众书
- “知识长城”矗立书展中央大厅 商务印书馆
- 意大利殿堂级摇滚音乐剧《神曲》首度来华,
- 万平米空间重构莎翁经典!沉浸式戏剧〈哈姆
- 千件珍品唤醒集体记忆!上美影经典动画大展
- 暑期档火爆不止于89亿票房,文旅、衍生品、
- 22支劲旅集结兰州新区!甘肃省青少年篮球锦
- 古浪县第六届校园足球联赛开幕,39支代表队
- 上海“爷叔”乒乓天团闪耀全运!平均55岁勇
- 上海宝山“定海神针”巧变文旅新地标:180
- 上海口岸暑运出入境客流创新高,单日突破15
- 三天吸引十万人登岛!上海复兴岛破圈盛会创
- 一湾活水润千年!朱家角水巷如琉璃初拭,演
- 让非遗有新路径、古村焕新生机、青山变聚宝
- 梯田旅游收入破600万,峡谷年迎客32万!五
- “非遗+研学+旅游”,昌江千年黎陶焕新生,
- “硬软实力”双提升!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患
- 兰马发出“无废”倡议:从垃圾分类到低碳出
- 免费老人餐!兰州这家“暖心面馆”用一碗手
- 托起幸福“夕阳红”!武山县织密“一老一小
- 出口增长44.3%!云南果蔬乘中老铁路“快车
- 甘肃冰雪后备人才训练营开营,为锻造竞技铁
- 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落幕,西北师大健儿斩
- 从古典园林到高线公园,曹杨新村串起一条绿
- 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官宣:2025年9月启幕
- 超九成旅行者会做美食攻略 将体验当地美食
- 兰州新区成功办理了首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 过去几年甘肃为全省330多万名妇女提供了免
- 从纳凉晚会到用户体验,大金“以用户为核心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新一轮蚊媒传染
- 《浪浪山小妖怪》在全国影院火热上映 豆瓣
- 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活动在青岛海军潜艇学院
- 兰州陇原竞技足球俱乐部启动第二期梯队补强
- 打造6G创新策源地,松江“硬科技孵化”瞄准
- 装修垃圾“短驳”顽疾有解了!上海新模式为
- 1.7公里“绿链”串起田园风光,徐厝村新添
- 品质升级引领行业变革:流浪泡泡重新定义烤
- 为何我们能共情一只小猪妖?《浪浪山小妖怪
- 喜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 探索电影IP
- 一场演唱会拉动一座城:易烊千玺上海首演吸
- 《怪物史瑞克5》档期推迟至2027年6月,原班
- 《浪浪山小妖怪》成暑期档黑马,登顶国产二
- 兰州新区半程马拉松赛前物资领取时间与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