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最新力作《浪浪山小妖怪》(简称《浪浪山》)在全国影院火热上映,收获了豆瓣8.6分的高评分,赢得了广泛赞誉。这部适合各个年龄段观众观看的“小妖怪取经之旅”故事,精准地触动了并反映了当代观众的共鸣。

《浪浪山》作为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2023)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备受好评短片《小妖怪的夏天》的衍生作品,更是一部深刻诠释了短片精髓的电影。在这部作品中,导演巧妙地延续了短片中那令人感慨良多的小猪妖故事,深入挖掘了“无名之辈”所代表的平凡英雄精神,同时,独具匠心地将水墨美学风格贯穿始终。在我看来,《浪浪山》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小妖怪们那“出发吧,不要问路在哪”的无畏果决精神,却又不免陷入“敢问路在何方”的深刻追问,引人深思。

2023年,横空出世的《小妖怪的夏天》让我们对那个天真的小猪妖念念不忘。短暂归家的小猪妖,仰望洞口飞过的小鸟,喃喃自语,想要离开浪浪山,这一幕引发无数观众的强烈共鸣。“离开浪浪山”迅速成为网络热词,象征着你我对逃离舒适圈、寻求改变的渴望。

离开浪浪山的愿望终于在长片中得以实现。《浪浪山》并非短片的简单延续,更像是平行宇宙中的“小猪妖重生记”;它并非对《西游记》的戏仿或新编,而是潜入宏大叙事的裂隙,照亮了那些未被书写的鲜活小妖怪。当经典的西游故事退为背景板,以小猪妖、蛤蟆精为代表的原著中微不足道的反派小角色,其个体形象被凸显了出来。

但《浪浪山》不无残酷地指出:这场出走或许源于一次穷途末路的逃离。长片中,小猪妖只是浪浪山的“临时员工”,为博取大王的青睐,甘愿自我异化为“工具人”,利用自身的猪鬃优势甘当“刷锅球”,却因表现太过“出色”而“喜提死刑”。此时的小猪妖,已处于与电影《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相似的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都只能为了活命而孤注一掷,只是小猪妖选择的这条路更为荒诞:他与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组成了取经的“冒牌军团”,冒用唐僧师徒四人的身份,想要抢先一步到达西天,夺取真经。

《浪浪山》与《长安的荔枝》两部作品,仿佛在艺术创作中构筑起了一种默契的同构关系。它们共同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命题:在明知前方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情况下,是否仍然选择踏上征程?而它们也以一致的信念给出了答案——“我来过,奋斗过,便无悔”。在《浪浪山》中,那一场场激烈的打斗场景犹如闪回,让四位小妖重新回忆起往昔的压抑与痛苦。然而,面对眼前的强敌,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即便最终可能默默无闻,但他们依然会拼尽全力,为心中的信念而战,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