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在近期落幕的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实现更广泛的“走出去”战略,成为了与会嘉宾和专家们热议的焦点。与会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汽车企业及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正积极利用电池技术、辅助驾驶系统以及电控等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推动企业从传统的“代工制造”模式向参与“规则制定”的战略转型。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也预示着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走出去”的浪潮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这一进程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有专家指出,为了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摒弃“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转而采取集团化、产业链协同的“出海”策略。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构建一个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超级合作平台,实现产业间的互补与共赢,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化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实现长远发展。

“从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出海’已是大势所趋。”联通智网科技解决方案与交付部总经理白桦表示。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海”增速远超燃油车,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增长的新引擎。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汽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表示:“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去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640万辆,按照全年10%的增速预测,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有望达到700万辆。”

一车“出海”带动全链。记者调研了解到,除产品出口外,多家产业链企业正加快在海外建设本地化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等,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深入探索本地化发展。

例如,小鹏汽车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将在今年7月投产、理想汽车首个海外研发中心已在德国启动、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已奠基、长安汽车泰国生产基地已投产、宁德时代加速推进匈牙利工厂以及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建设……

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策略。小鹏汽车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唐志坤透露,公司愿景是未来海外市场的销量能够占到总销量的半壁江山。而理想汽车亦明确指出,他们的计划是在未来将海外市场的销量比例提升至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阿里云智能集团AI汽车行业副总经理兴頔强调,凭借其遍布全球的基础设施网络、严格的全球合规性标准以及深厚的本地化服务经验,阿里云正持续为中国汽车企业“扬帆出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助力它们在全球市场中拓展业务。展望未来,阿里云将进一步增加资源投入,致力于为中国汽车产业打造一个更加稳固和全面的全球数字化基础设施,为行业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石。

在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的专访中,国轩高科战略运营副总裁熊永华透露,公司正积极推进海外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构建工作。熊永华表示,国轩高科将采取两种主要模式来推进这一战略:一是自主建设回收体系,二是与战略合作伙伴携手共建。目前,公司正致力于加快相关步伐,预计在今年内将完成99个回收网点的搭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市场对动力电池回收处理的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