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面对国内二手车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不少勇于创新的二手车经销商开始将他们的视野转向国际市场。

我国自2019年开始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经过超过六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定规模。据最新数据表明,2024年我国的二手车出口实现了显著增长,交易量约为43.6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6.5%,出口金额更是达到了92.1亿美元。

“我们出去转了一圈,中国汽车品牌二手车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卖得比较好。”来自新疆的一位百强二手车经销商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口海外市场比国内市场利润高,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二手车商开始去做出口生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出口分会会长、四川宏盟中拓汽车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若愚7月2日在2025年中国二手车大会二手车出口论坛上表示,2019年我国二手车出口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全国只有10个城市中的50家企业去做出口,2019年我国二手车仅出口到13个国家和地区,然而目前我国二手车出口已经覆盖122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我国二手车出口量仅有几百辆,到2024年已经接近50万辆。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行业对于如何让二手车出口实现良性发展的讨论越来越深入。

“这6年以来,我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看到了许多问题。首先,我们现在处在标品向非标品转型的阶段,在非标品时代,二手车生意需要有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需要清楚地掌握车况及其他信息,还要有极强的成本压缩能力。在出口时,物流运输、港口等维度能否把非标品成本降到最低是一大考验。其次,目前二手车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有待提高,二手车出口生意需要从业人员懂英语、懂二手车销售,有专业的财务、税务和法务等知识。”黄若愚表示,我国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存在“小散弱”的现象,二手车商在出海时抱团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二手车出口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数智营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小毅认为,对于二手车行业而言,国际市场是一个新的机遇,也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当我们打入海外的一些市场时,一定会对其已有的竞争体系形成对抗。这意味着合规性成本会比较高,同时跨文化管理的挑战也会比较大,国内二手车商要进行多元化布局,借助RCEP相关贸易协定优势,通过AI技术、数字化手段,帮助我们快速研判市场机会和选择目标市场。”

国际物流时效性成为二手车出海过程中的重要挑战之一。烟台港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码头分公司二手车运营中心主任唐玉建指出,面对二手车出口所遭遇的物流集运难题,滚装船运输无疑是实现二手车规模化出口的关键途径。然而,当前我国运力紧张的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新能源二手车在安全风险、车龄限制等方面,给出口业务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唐玉建强调,国内二手车基地大多分布在内陆地区,与目标市场之间存在物理距离,这不仅增加了出口的综合成本,还影响了时效性。因此,在港口附近建设产业基地,成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出口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排除“零公里”二手车业务之后,当前“真二手车”出口的规模虽尚显有限,但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其发展潜力,认为二手车出口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政策层面也在积极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7月3日,商务部于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何咏前透露,商务部将携手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二手车出口工作的指导,旨在推动二手车出口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