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清晨的兰州,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开始。“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博主们端上这碗面,大都会在镜头前念出这段“秘籍”。

红艳艳的辣椒油浇两勺,香是香,但南方游客往往会望而却步。没关系,保持清淡,原味喝汤,旅游景区、美食街区周边的牛肉拉面馆现在都贴心地配上了长柄汤勺供食客取用。“兰州的茶有点酸!”因为从桌上精致小茶壶倒了点“茶”,广东游客“太阳”在小红书上发了一条笔记,热心的兰州市民在评论区告诉她真相——原来这是醋!“美味名不虚传,更让我惊艳的是,兰州的牛肉拉面馆环境都不错。”尽管有“茶”的误会,仍给“太阳”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作为“中国地标美食”,并入选了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的兰州牛肉拉面,如今进一步凝心聚力打好产业、文化、创新“三张牌”,加快打造千亿大产业,持续擦亮城市金名片。

一年一度的金标赛事兰马即将活力开跑,这也是兰州每年入夏后迎来的第一波旅游高峰,兰州的特色饮品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放哈”品牌市场总监石亚娟表示,今年放哈给参赛跑者赞助了4万张免费或半价的饮品券,并在市内各个门店新增了“买一赠一”限时活动。

“放哈”以甜醅子、软儿梨、灰豆子等本地食材为基底,通过产品创新打破茶饮同质化困局,成为兰州旅游打卡必选、茶饮榜单常客。原本也是外地人的石亚娟,加入“放哈”以来,见证了品牌从地方特色走向文旅新潮的蜕变,“品尝地方特色饮品,已经成为一种社交方式,为本地文化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谈资。”

近年来,放哈、庄园等地方代表性饮品品牌,正以“产业链思维”重构兰州饮食文化的生命力。

庄园酸奶突破传统边界,将苦水玫瑰、浆水、灰豆子、百合等本土风味融入产品,每一口都是可饮的“兰州记忆”。其自助售卖机如同流动的“城市味蕾驿站”,从机场候机大厅到火车站台,从高速服务区到热门旅游景区,特色酸奶已成为游客行囊中的“兰州伴手礼”。放哈则深挖兰州农产品的独特价值,以“三炮台”茶饮为基底,创新融合软儿梨的清甜、杏皮茶的醇厚,更推出沙枣、杏干、杏仁等干果系列,让黄土高原的馈赠变身精致零食。

夜幕尚未完全降临,兰州的夜市已经热闹起来。从步行街一头扎入新光夜市,只要一步;感受西北民族风味,毫不犹豫直奔南关夜市;特色美食扎堆的打卡地标,绕不开正宁路夜市;就连偏居西头的五一夜市,现在也每晚都人头攒动。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