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一场“双向奔赴”的合作正在上海展开。近日,在金山区的亭卫公路旁,随着一排挖掘机开始作业,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正式开工。

这一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2个多月,刷新了重点项目落地的“上海速度”。

占地1700亩,总投资140多亿元——作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资汽车品牌,丰田将上海工厂定位为“环保全产业链”试验场,除了研发生产纯电车型,还将同步布局固态电池研发、氢能应用及电池回收技术。

业内人士指出,这标志着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的认知,已从“制造车间”升级为“创新枢纽”,也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磁吸效应已超越成本优势,成为全球车企竞逐技术迭代与生态重构的战略高地。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工厂预计于2026年8月竣工,2027年起投产。可以说,这个产业大项目的落地过程,生动展现了上海营商环境的“速度和温度”,甚至在业界被称为“雷克萨斯速率”。

高效率政务服务,是实现“雷克萨斯速率”的一个关键词。

自首次接洽该项目后,金山区迅速成立高规格区级工作专班,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工作专班“双组长”,形成了综合协调组、政策服务组、前期工作推进组等三个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协同作战,确保项目推进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跟进、精准落实。

当天提交材料,当天通过审批,当天完成注册——2月18日,“雷克萨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区两级共召开了120余次专题推进会。面对丰田汽车在多个专业领域的问题诉求,如何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解决?金山区创新推出了“点单式”商务洽谈机制,提前梳理项目方需求清单,针对性制定了包含30余条保障措施在内的诉求回应清单,形成动态更新的“问题销项清单”,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责任主体、每个诉求都有解决方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需要1692亩成片连块的集中用地,涉及20余个地块,用地性质极其复杂,还涉及管线搬迁、道路废弃、河道填埋等多个关键工程,推进难度极大。为破解困局,金山区规划资源局为该项目用地“定制化”开展规划调整,根据项目特点调整河道蓝线、公共绿地、道路交通体系方案,同步安排专人跟进、主动跨前服务。通过容缺办理的方式,“并联推进”农转用审批、土地储备、土地征收等各项工作,极限压缩时间,仅用时49天(含法定公示期30天)就完成控规调整批复,成功将20多个地块整合归一,助推项目早拿地、早签约、早开工。这在金山全区尚属首次。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