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在香港市场上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喜爱。亚太赛事集团行政总裁黄毅力表示,该集团在香港地区从事汽车进口业务已超过28年。从最初进口欧洲、日本汽车,到如今引进内地的新能源汽车,黄毅力见证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目前,在香港销售的汽车中,有七成是新能源汽车,而在这些新能源汽车中,超过五成是从内地进口的。我们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广州南沙口岸出口至香港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了1.2万辆,这一数字相较于去年同期实现了近2倍的增长。该出口量几乎占据了内地对香港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一半。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攀升以及出口业务的迅猛增长,业界人士纷纷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和对接工作寄予厚望,期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业务发展。

针对企业诉求,广州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在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的指导下,创新推出“穗港汽车出口快线”合作模式。

“‘穗港汽车出口快线’合作模式下,内地出口至香港地区的汽车,可在南沙口岸完成通关手续后,先进入海关出口监管仓暂存,待港方完成车辆资质审批等相关手续后再运输出境,车辆在香港地区等待上牌时间由原14个工作日压缩至抵港后3个工作日内。”南沙海关副关长林睦俊表示,该模式进一步降低内地输港新能源汽车终端成本,增进香港市民福祉,同时也为粤港开放合作进一步拓展空间。

“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香港地区后,在获得上牌资质前需等候约3周时间,仓储成本较高。”南沙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鹿涛表示,“穗港汽车出口快线”模式下公司出口香港地区的车辆在未抵港前即可提前办理申报及审批手续,等待港方完成车辆资质审批后再将车辆运输出境,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据测算,新模式下输港汽车在港仓储成本可节省约70%。

除此之外,运输成本将实现显著下降。具体而言,汽车在南沙地区通过小船进行小批量分批运输,这一方式能有效缓解大船运输的压力。承运商的相关负责人以实例进行说明:“例如,若一次性将200辆新能源汽车卸载至码头,其中香港的销售量为50辆,我们便会首先利用小船将这50辆运送至香港;随后,在下周可能再安排小船运送剩余的80辆。这种分批运输的策略,不仅优化了物流效率,而且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

广州海关的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未来将紧密围绕南沙作为汽车跨境贸易国际枢纽的定位及其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和改进“一揽子”通关服务机制,并积极探索“出口监管仓+海运直通”的新型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海关还将积极支持南沙汽车口岸进一步拓展外贸滚装船的航线,实现更多航线直航直靠,以促进多个港口之间的协同运输和出海效率,从而有效畅通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通道。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