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在沪举办的上海书展上揭晓了《AIGC技术对中国出版行业影响及应用情况调研报告》,对人工智能技术对出版业引发的种种影响和变革进行了深入剖析。

本报告深入解析了全国各地收集到的1049份有效调研问卷,同时,对十余家相关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全面剖析选题策划、内容创作、审核校对、装帧设计、出版印刷、用户体验和营销推广这七大关键环节,系统评估了AIGC技术在出版行业中的表现,既挖掘了其显著优势,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用建议,并就AIGC技术推动出版行业发展的新思路进行了探讨。

调研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AIGC技术对当下的出版业带来了降本增效、精准决策、服务增值和风险规避等多方面的效益。

国内出版业对AIGC技术抱持“愿尝试,求落地”的积极拥抱和主动求索态度,但从认知到应用依然存在明显落差。AIGC技术平台的部署路径单一,其中自建平台的仅占11%,通过接口嵌入的占17.8%,未来计划部署的占38%。

调研表明,AIGC技术应用在出版产业链环节的高渗透率,体现在审核校对(65.7%)、内容创作(56.1%)、用户体验与营销(45.4%)等环节。

调研还发现,54.9%的受访者关注到了AIGC技术对出版业带来的伦理挑战和版权风险,认为大模型的训练语料如果未经正式授权,将带来法律边界模糊、维权成本高、盗版成本低等一系列问题,AIGC生成内容的“AI味”尤其易在学术领域引发伦理争议。

多数受访者普遍认同,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时代,专业的语料库依然是出版行业的关键资产和重要的比较优势。这种高可靠性及组织有序的权威内容,为出版业奠定了知识基础,并构筑了其竞争中的防御壁垒。

在同日,华东师范大学的出版学院、上海出版研究院以及智象未来公司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打造“数智出版实验室”。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