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依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预计我国6月份的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将达到20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3.4%,环比增长3.2%。同时,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有望超过110万辆,市场份额提升至约55%,创下新的历史最高水平。

自6月份以来,为了奋力冲刺季度和半年度的销售目标,众多汽车制造商纷纷密集推出各种促销政策。这些促销活动与“618”电商节的盛大促销活动相叠加,使得终端市场的折扣率进一步扩大。根据乘联会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我国车市的整体折扣率已达到约24.8%。其中,部分厂商更是通过实行“一口价”、现金直降等优惠手段,积极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从周度走势看,6月第一周受端午假期影响,日均零售量回落至4.21万辆,但同比仍增长16.9%;第二周节后市场温和复苏,日均零售量达5.27万辆,同比增幅扩大至22.7%;第三周“618”促销刺激下,日均零售量预计达6.86万辆;第四周厂商冲刺目标,日均销量预计突破10.18万辆。

6月23日,济南一家4S店销售经理王先生告诉记者,6月正是半年销量冲刺的关键期,叠加国补、厂补以及限时现金优惠这些政策,有车型售价降幅达30%以上,价格已经探底。“价格已经很合适了,现在正是买车的好时机,昨天(6月22日)周末,我一天卖出三辆车,(6月)最后一个星期还要再冲刺一下。”

乘联分会表示,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预计达110万辆,渗透率首次突破55%,较上月提升2个百分点,这一增长得益于政策支持、产品力提升及消费者接受度提高。头部新能源品牌通过降价、增配等策略抢占市场份额,而传统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转型中仍面临压力,市场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在上半年成为了车市的核心增量引擎,极大地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增长。然而,近期多地补贴资金出现了阶段性紧张的情况,部分城市不得不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的申请,这使得消费者的观望情绪逐渐升温。尽管经销商利用“末班车效应”进行营销,刺激了短期订单的增长,但新一波补贴资金的批转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可能导致三季度消费潜力提前释放,进而对市场增长动能造成考验。在这种情况下,车市未来的发展前景仍需密切关注。

乘联会分析指出,在政策扶持和促销活动的双重推动下,6月份的车市呈现出“淡季不淡”的态势。然而,补贴资金的紧张状况以及消费者观望情绪的加剧,这些因素可能会在三季度对市场造成不确定性。因此,建议汽车厂商在产销节奏上做出优化,避免对市场需求进行过度透支。同时,在政策层面,需要加快补贴资金的拨付速度,以稳定市场的预期,确保车市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